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迪功集

迪功集

六卷。附《谈艺录》一卷。明徐祯卿(1497-1511)撰。徐祯卿字昌谷,一作昌国,江苏省吴县人。少与唐寅、祝允明、文徵明齐名,号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,除大理寺左寺副,与李梦阳等人倡导复古;为“前七子”之一。因失囚,降为国子监博士。卒于京师。著有《翦胜野闻》(已著录)、《迪功集》、《迪功外集》等。此集为徐祯卿自己选编,据王士祯《居易录》中称,“黄庭坚自定其诗为《精华录》,仅三百首,徐祯卿自定《迪功集》也是三百首。”包括乐府四十四首,赠答诗十六首,游览诗二十五首,送别诗四十首,寄忆诗二十一首,咏怀诗十二首,题咏诗二十一首,哀挽诗三首,共一百八十二首,不足三百之数,而卷五以下则为杂文二十四篇,与王士祯所言不符,毛先舒在《诗辩坻》中称:“昌谷除《迪功集》外,还有《徐迪功外集》,由皇甫子安作序并刊刻;又有《徐氏别稿》五集,包括《鹦鹉编》、《焦桐集》、《花间集》、《野兴集》、《自惭集》。”又评论说:“《迪功集》是所自选,风骨最高。外集殊复奕奕。焦桐多近体,最疵。鹦鹉多学六朝,杂晚唐,有竹枝、杨柳之韵。花间‘文章江左家家玉,烟月扬州树树花’,于诗为小乘,入词亦苦于不称。”徐祯卿的诗风格清朗,时有陈时事,隐寓讽刺之作。其诗论主要见于《谈艺录》,其中颇多精警之见。《迪功集》另有嘉靖七年(1528)刻本,还有清乾隆鞠履厚校刻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无冤录

    二卷。元无名氏撰。《永乐大典》载有此书,称王与撰。王与生平不详,不知为何许人。作者在《无冤录》中自称曾任过盐官。书中所载多元代至元、元贞、大德年间的官牒条文,又多引《平冤录》、《洗冤录》中的文字。上卷

  • 希腊志略

    七卷。未著撰者姓名。英人艾约瑟(Joseph,Edkins)译。书七卷。卷一,溯希腊人初始,分十五节叙述。卷二,比罗地上古诸事,分二十一节叙述。卷三,雅底加上古诸事,分二十一节叙述。卷四,约年背叛并波

  • 毛诗申成

    十卷。清汪龙(详见《毛诗异义》)撰。此书大旨在于申明郑笺。考其所学,师出归安丁小尺,又与金坛段玉裁相交,因此他说诗,笃守传笺,而尤其遵循训诂通假之理。此书虽名申成,但也只就可以阐发的加以引申,至于偏执

  • 四史余论

    六卷。清丁晏撰。丁晏(1794-1876),字俭卿,一字柘堂,号石亭居士,江苏山阳(今淮安)人,道光间举人。力主禁烟,曾参与镇压捻军起义。生平笃好郑玄之学,对《诗笺》、《礼注》研讨精深,亦熟《通鉴》。

  • 沈氏尊生书

    七十二卷。清沈金鳌(1701-1775)撰。沈金鳌字芊绿,号汲门,晚号尊生老人。无锡(今江苏无锡市)人。乾隆年间举人。初学儒学,“博古明经,一生笃学。”因喜好医学,中年以后专攻医学。晚年辑其一生医学著

  • 月下偶谈

    一卷。宋末元初俞琬(约1253-约1314)撰。俞琬生平事迹详见《周易集说》。俞琬著《席上腐谈》,杂记名物,备述丹书。不知何人摘录其书数十条,别题《月下偶谈》。曹溶将其收入《学海类编》。可参考《席上腐

  • 关右经籍考

    存十一卷。清邢澍撰。邢澍(1752-1822),字雨民,号佺山,一作佺山,阶州(今甘肃武都)人,乾隆五十五年(1790)进士,官至江西南安知府。博学洽闻,家藏图书逾万卷,尤善史表、史志之学。此编初名《

  • 民国福建通志

    三百十一卷,民国福建通志局纂修。福建省自宋梁克家《三山志》后,记舆地者,不下数十家。惟明黄仲昭《八闽通志》颇称善本。民国初年,国会建议中央政府督各省修志。闽省当局因设通志局,主持重修通志。几经努力,终

  • 圣学知统录

    二卷。清魏裔介(详见《孝经注义》)撰。记载儒学前后相继系统。上起伏羲、神农、黄帝、尧、舜;中及孔子、颜子、曾子、子思、孟子;下至朱熹、许衡、薛瑄,共26人。每人各为纪传,并引诸儒之说附于各条之下,而衷

  • 读左小记

    二卷。清薛承宣撰。承宣字子布,江阴(今属江苏省)人。好《左传》,曾辑补隋代学者刘炫《规过》三卷,著《问梅草》、《黟游草》及《读左小记》等。《读左小记》是作者研读《左传》的读书心得。对《左传》中的一些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