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资治通鉴目录

资治通鉴目录

三十卷。北宋司马光(详见《资治通鉴》)撰。《通鉴》一书,包括宏富,卷帙浩繁,光恐读者难于寻检,故于编纂之时,提纲挈要,并成此书,于元丰七年(1084)与《通鉴》同时奏进,即进书表所谓略举事目以备检阅者。该书体例全仿《汉书》、《史记》年表之例,年经国纬,略举事目,并撮书中精要之语,散于其间。其上以干支名岁,并载刘羲叟《长历》气朔闰月及各史天文志所记日月星辰之变。其下标明《通鉴》卷数,便知某事在某年,某年在某卷,兼用目录之体,为作者之首创,然其体裁实属年表。《通鉴》为纪、志、传之总会,而此书又为《通鉴》之总会。合之则与《通鉴》为一体,分之则为其节本。宋版《通鉴目录》凡十二本,世谓之大目录。清代学者陈景云以为原书久佚,疑今所传《通鉴目录》为后人伪托之作。有《资治通鉴大全》本,《四库全书》本,苏城汪氏和郁泰峰家宋本,明赵府居敬堂刊本,同治八年(1869)江苏书局刊本,《四部丛刊》本,《校刊资治通鉴全书》本,《四库备要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观城县志

    ①五卷,首一卷。清沈玑修,张洞宸等纂。沈玑,江苏武进人,贡监。康熙八年(1669)任观城县知县。张洞宸,邑人,孝廉。观城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六年(1588)邑令乔昆。及沈玑任县令时,邑志已数十年未修。正

  • 残本礼记子本疏义

    一卷。此书原为写本,卷端已断烂,书题及撰人姓名皆不可见。末题“《丧服小记子本疏义》弟(第)五十九。”为日本田中光显旧藏,后捐存早稻田大学。罗振玉据此本影印,后有“丙辰九月《跋》”。其书每见“灼案”字样

  • 昌化县志

    十八卷,首一卷。民国陈培珽、曾国霖等修,许昌言等纂。曾国霖曾任民国昌化县知县,昌化志自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七修,此志为八修。其上距道光于尚龄志又九十余年。这期间,时代之变易,人材之继起,事物之变幻,年远

  • 南宫奏牍

    二卷。高拱撰。高拱(1512-1578),明河南新郑人,字肃卿。嘉靖壬戌(1562)进士,擢庶吉士,逾年授编修,累官文渊阁大学士。嘉靖四十五年(1566)由内阁首辅徐阶引荐入阁。隆庆元年(1567)与

  • 墨香阁集

    十三卷。清彭维新撰。彭维新,字石原,号余山,湖南茶陵人。生卒年未详。康熙四十五年(1706)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,授编修,官至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,因事免。茶陵自明李东阳以文章相业蔚为一代主盟,数百年来

  • 笃志斋周易解

    三卷。清张应誉撰。张应誉字伊知。南皮人。此书卷一释上经,卷二释下经,卷三释系辞及说卦。书中不全录经文,只取一二句或三四句,下注卦名,后对所取经文进行诠释。无可释者则一句不取,故书中上经没有对师、比、履

  • 宋名家词

    无卷数。明毛晋(1599-1659)编。毛晋原名毛凤苞,字子久,号潜在,别署隐湖书隐;后更名毛晋,字子晋。常熟(今属江苏)人,家富藏书,传刻古籍,精于校勘。著有《毛诗陆疏广要》、《六人十种诗》、《六十

  • 读经札记

    二卷。清单为鏓撰。为鏓,字伯平,山东高密(今山东高密县西南)人。生卒年不详,曾掌山东济南书院。这本书首有山东巡抚阎敬铭序,书名虽为读经,但实际上只有《春秋》三传。主要思想见于凡例,内容大体为:发明字义

  • 重订空山堂诗志

    六卷。清牛运震(详见《诗志》)撰。运震著《空山堂诗志》八卷,见解颇新,书成“山左学者争相传诵,遂遍海内”(贺氏刊本跋语),后因书版久漫漶,安德(今辽宁朝阳县)田昂重刊之。昂以为,运震之书,专剖诗意,故

  • 说文解字注匡谬

    八卷。清徐承庆(生卒年不详)撰。承庆字梦祥,一字谢山,元和(今江苏吴县)人。乾隆五十一年(1786)举人,官至山西汾州府知府。是书专匡段氏之谬,归纳为十五种:(1)“便辞巧说,破坏形体”;(2)“臆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