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解字注匡谬

说文解字注匡谬

八卷。清徐承庆(生卒年不详)撰。承庆字梦祥,一字谢山,元和(今江苏吴县)人。乾隆五十一年(1786)举人,官至山西汾州府知府。是书专匡段氏之谬,归纳为十五种:(1)“便辞巧说,破坏形体”;(2)“臆决专辄,诡更正文”;(3)“以他书改本书”;(4)“以他书乱本书”;(5)以意说为得理”;(6)“擅改古书,以成曲说”;(7)“创为异说,诬罔视听”;(8)“敢为高论,轻侮道术”;(9)“似是而非”;(10)“不知阙疑”;(11)“信所不当信”;(12)“疑所不必疑”;(13)“自相矛盾”;(14)“检阅粗疏”;(15)“乖于体例”。对于徐书,论者或谓之存心与段氏作对,可取者不多;或谓之义据确然,凡所攻击,多中其疵。这两种是此非彼的看法,大概都有失偏颇,胡朴安说:徐氏的匡谬“是否悉中段氏之弊,著者不必遽下断语,读者当以研究之结果而自得之。惟有一语可先声明者,徐氏之说,断不能尽是,亦不能尽非。”(《中国文字学史》312页)是书有咫进斋刻本,吴县潘氏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续轩渠集

    十卷。元洪希文(1282-1366)撰。附录一卷,乃其父岩虎诗。岩虎字德章,号吾圃。甫田人。希文字汝质,号去华。岩虎诗集名《轩渠集》,因而希文集以续名。《轩渠集》亡佚,故摭其遗诗附于卷末。其七世族孙绍

  • 南岳志

    ①八卷。清高自位、旷敏本同撰。高自位,官湖南衡山县知县。旷敏本,邑庶堂。《南岳志》乾隆十八年(1753)刻本,共八卷。首星次。次图考。次形胜。次祀典。次书院。次寺观。次物产。次田赋。次古迹。次碑碣。次

  • 谷口山房诗集

    十卷。清李念慈(约1662年前后在世)撰。李念慈,字屺瞻,号劬庵,泾阳(今陕西西安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顺治十五年(1658)进士。授直隶河间府推官。改新城知县。康熙十八(1679)荐举“博学鸿词”,未入

  • 红豆山斋法帖

    十卷。清刘康辑。刘康字子寿,号黉麓山樵。其子刘鹤字雪樵编次。所收从唐至清三十余家。第一卷为唐玄宗与宋蔡襄。第二卷为元赵孟頫、赵雍、耶律楚材。第三卷为明李东阳、王稚登。第四卷为明董其昌。第五卷为董其昌、

  • 尚书偶记

    一卷。清汪德钺撰。此为汪德钺读《尚书》时偶有所感辄形诸笔端,最终合为一卷以成本书。虽为信手拈来,其中仍不乏妙论。比如汪氏根据《尚书》中对人的称谓来论二典,谓“格于文祖”以前称舜,到了“十有二牧”之后,

  • 阳城县志

    ①十六卷。清杨善庆修,田懋纂。杨善庆字必干,湖南兵阳县人。举人出身,乾隆十七年(1752)任阳城知县。按阳城县志,自创修于明嘉靖后,入清以来,顺治一修,康熙二修,此为三修。此书为四修。《阳城县志》乾隆

  • 周易辑要

    五卷。清朱瓒撰。朱瓒字霑,全椒人。此书成于乾隆五年(1740)。不讲河、洛,也不取朱子卦变之说,颇能芟除枝曼。只是逐句诠释,辞义虽然洁净,但不精微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  • 尚书补疏

    二卷。清焦循(1763-1820年)撰。焦循字理堂,一字里堂,江苏甘泉(今江苏省扬州市)人,清代哲学家、数学家、戏曲理论家。主要著作有《里堂学算记》、《易章句》、《易通释》、《孟子正义》、《剧说》、《

  • 秘书四十八种

    见《艺苑捃华》。

  • 黟县志

    十六卷,首一卷。清吴甸华修,程汝翼、俞正燮纂。吴甸华,江苏沭阳人,赐进士出身,嘉庆十三年(1804)来任黟县知县。程汝翼,贡生,黟县教谕。俞正燮,邑人,附监生。黟县志创始于明正德,再修于万历,三修于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