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词评

词评

一卷。明王世贞(1526-1590)撰。王世贞字元美,号凤州、弇州山人,江苏太仓人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)进士,授刑部主事,历员外郎、郎中。累官至刑部尚书。著作甚丰,有《弇州山人四部稿》一百七十四卷、《续稿》二百零七卷、《弇山堂别集》一百卷、《嘉靖以来首辅传》八卷、《读书后》八卷。王世贞是后七子首领之一。其诗文观实际上前后有所变化。其前期思想主要表现在《艺苑卮言》中,虽然他也主张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,但其学问淹博,持论也不似李攀龙那样偏激,而时有卓见。王世贞能词、能文,对戏曲也有所研究。其曲论见于《艺苑卮言》的附录,后人摘出单刻行世,题曰《曲藻》。一说《鸣凤记》是王世贞所作,戏曲及时地表现重大政治事件,是从《鸣凤记》开始的,在中国文学史上颇有意义。《词评》是从其《艺苑卮言》中辑出的,共二十九节。王世贞论词奉婉约为正宗,对晚唐五代的温庭筠、李煜,宋代的晏殊、柳永、周邦彦、秦观、李清照等人,赞不绝口。他认为“《花间》以小语致巧”,“《草堂》以丽字取妍”,字句精美,情感缠绵,“婉娈而近情”,“柔靡而近俗”,这才是词不同于诗的特点。但是,他又反对刻意雕琢的倾向,说《花间》“犹伤促碎,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。”所论殊不切实,不知促碎正《花间》之本色,不可以此非之。南唐中主和雅,开宋初之令曲,后主诚为博大。然开拓词界,自在《花间》范围之外,各有境势不可强同。世贞所云,不但不知《花间》,并且不知李氏父子之词。谓唐人词有集曰《兰畹》,不知《兰畹》乃宋人所撰,非唐人;乃总集,非别集。还有一些子虚乌有之类,世贞亦未能深考。但其评论明朝词称:“刘诚意伯温,秾纤有致,去宋尚隔一尘。杨状元用修,好入六朝丽事,似近而远,夏愍公谨,最好雄爽,比之辛稼轩,觉少精思。”则较为允当。王世贞提倡以淡语、恒语、浅语写情绘景,使词具有天然之美。《词评》的最后几则,评述元、明人的词,又大段引录了涵虚子(朱权)评元代散曲作家之语。有《小石山房丛书》本、《天都阁藏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田叔乐集

    十二卷。明田汝成撰。生卒年不详。汝成生评详见《炎徼纪闻》四卷辞目。全稿本名《豫阳集》,亦名《杨园集》。此集是汝成晚年令其子艺蘅所编,凡诗文三百六十九首。五十以后所作均不在此。汝成归田后,盘桓湖山、搜剔

  • 三家世典

    一卷。明郭勋(生卒不详)撰。郭勋,明初营国威襄公郭英六世孙,袭封武定侯,明正德年间(1506~1521)奉命镇守两广,因而收集中山王徐达、黔宁王沐英及武定侯郭英三家之世系、履贯、勋阀、遭遇本末等编为《

  • 春秋统例

    一卷。唐啖助撰,清马国翰辑。据陆淳《春秋啖赵集传纂例》卷一《啖氏集注义》说,啖助在完成《春秋集传》以后,又“撮其纲目,撰成《统例》三卷,以辅《集注》,通经意焉”。可知《春秋统例》是《春秋集传》的大纲,

  • 农圃四书

    四卷。明黄省曾(生卒年不详)撰。《农圃四书》实际上是由黄省曾所著的《稻品》、《蚕经》、《鱼经》、《艺菊书》等四本书合在一起而成的。明代钟名臣、胡文焕以《农圃四书》之名分别收入自己的《田园经济丛书》、《

  • 五经小学述

    二卷。清庄述祖(1750-1816)撰。述祖字葆琛,江苏武进(今武进县)人,经学家,庄存与弟之子。乾隆庚子进士,官山东滩县知县,在任明畅吏治,后乞归,著书、侍养父母。述祖传存与之学,研求精密,对于世儒

  • 元朝野诗集

    无卷数。一名《元风雅》。不著编辑者姓名。所录大抵仁宗以后、顺帝以前之诗。首贯酸斋,末熊涧谷。不分年代,亦无体例,次序颇为杂乱。元时另有傅习孙存吾所辑《元风雅》,较此书完备,且有条理。此书残阙舛误,几不

  • 中庸脉络

    二卷。清吴楚椿撰。是书于《中庸》全书,通贯前后,共二卷,十八篇。依次为:名义篇,统绪篇,小人诬民篇,君子立极篇,论道篇,因性立教篇,德根于性篇,五常之德相需为用篇,即心言诚篇,天性贯始终篇,总论篇,论

  • 都昌县志

    十卷,首一卷,清曾王孙修,徐孟深等纂。曾王孙,字道扶,浙江秀水人,顺治十五年进士,授汉中司理,康熙十六年(1677)补都昌知县,后升户部主事。徐孟深,字邃友,邑人,康熙二十年(1681)举人。都昌县志

  • 江止庵遗集

    八卷。明江天一撰。生卒年未详。江天一,本名景,字文石,安徽歙县人。世居寒江,村人称寒江先生。年三十六始补郡弟子员。明亡,随其师金声举义兵,兵败被处死。事迹具详宁都魏禧撰传。清汪琬有《江天一传》,叙述其

  • 乐府雅词

    三卷。补遗一卷 宋曾慥(?一1164)编。本书选收宋人之词。卷首有朱彝尊题词,称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载曾端伯《乐府雅词》十二卷,拾遗二卷,此本抄自上元焦氏,只存三卷及拾遗,恐非足本。然朱彝尊《曝书亭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