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虎丘山志

虎丘山志

①四卷。明文肇祉撰。文肇祉,字基圣,江苏人,文徵明之孙。《虎丘山志》明刻本,共四卷。分为十门。本志第一。泉石第二。庙宇第三。草木第四。流衍第五。人物第六。灵栖第七。释流第八。见闻第九。文辞第十。兹篇记虎丘山甚详。其谓小吴轩,在虎丘山寺东南角,飞驾出岩处,又谓小吴轩亦称小吴会,古人云其地天开图画,称过吴而不登虎丘俗也,登虎丘而不登小吴轩,犹不登也。夫小吴轩,今已废,吴人犹于寺之东南,榜小吴轩三字,可想见其盛时之情景也。兹篇所载诗词,自陈张正见从永阳王游虎丘山起,至元周驰止,不载明人,是亦具有别裁。② 十卷。清顾湄撰。顾湄,字伊人,江苏太仓人。虎丘有专志,始于明初王宾,然已残缺不全。其后,文肇祉重修,有传本。松陵周安期三修,则未能刊行于世。顾湄,以旧志多谬误,故又撰此书。《虎丘山志》传钞本,共十卷。卷首首列康熙十五年(1676)徐乾学序。次列巡幸恭纪,下署候补通判旧登封县知县张埙敬识。次万岁楼图,下署候选训导金之矿敬识。其下为山志正文。兹篇虽本三家旧本,实删芜剔秽,面貌一新。优于旧志者有以下几方面。其一,物产。兹篇唯特产者方书之,尤详虎丘茶。旧志所载多项,都无关紧要,一概删之。其二,人物。旧志颇多泛滥。今则苟非史乘可考者,悉删之。其三,高僧。旧志或但书名号,不为立传,失之过简;或一人铭传并存,失之过繁。今则细加参核,事迹在山中则详,它处则略。其四,正旧误处甚多。如辨刘梦得诗《生公讲堂》,谓当在金陵,与虎丘无涉。则非仅匡旧志之失,亦足正前人之承讹。③ 二十四卷。清顾诒禄撰。顾诒禄,江苏长州人。虎丘山旧有志,然只载虎丘事。顾诒禄以名胜虽属虎丘,而词人学士,游春送别,必在山塘,且坊局祠墓,罗列山塘,故山塘之景,势不可略。故又撰是书。《虎丘山志》乾隆三十二年(1767)刻本,共二十四卷。首旧序、山图,次巡幸,次宸翰,次山水、建置,次古迹、寺宇,次瀑桥,次祠墓坊局,次人物、流寓,次高僧、仙鬼,次杂志、物产,次碑刻、题名,次艺文。旧志题咏记序,分注于山水建置之下,显得重复割裂。今则特编艺文十二卷,先诗后文。诗以时代为先后,文以门类为次序。条理远较旧志明晰。然其仍有欠缺处。如所辑山塘诸胜中,元善继三世血书《华严经》十一卷,存于虎丘半塘龙寿山房,竟阙之,殊不可解。而虎阜题名,如淳祐辛亥四明程振父、谆祐癸卯长乐潘持等于崖上刻石题名,皆未收载,不免为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易私言

    一卷。元许衡(1209-1281)撰。许衡字平仲,号鲁斋,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幼家贫嗜学,从姚枢得伊洛程氏及新安朱氏之书。宋宝祐二年(1254年),元世祖召为京兆提学。中统元年(1260年),世祖即

  • 清远县志

    十四卷。清陈哲修,佘锡纯纂。陈哲,江南铜陵(今安徽铜陵市)人,举人,知县,雍正十三年(1735)任。佘锡纯,以岁贡任阳江训导。县志始于宋建炎三年(1129)林勋来,至康熙二十六年(1687)五度相继续

  • 种芋法

    一卷。明黄省曾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省曾,字勉之,别号五岳山人,吴县(今江苏吴县)人,明嘉靖举人。《种芋法》共分四节,主要汇集古书中关于芋的记载,“艺法”一节单独讲述了黄省曾生活时代的种芋方法,颇有价值

  • 圣济总录

    二百卷。宋徽宗(详见《圣济经》)敕撰。徽宗撰《圣济经》同时,又诏示天下广进医方,组织医官整理辑录,并同御府所藏,编次成书,题名《政和圣济总录》,简称《圣济总录》。此书撰写历时七年(1111一1117)

  • 冷语

    三卷。清代刘源渌(1619-1700)撰,其弟子马恒谦编辑而成。全书仿照朱熹的《语类》一书体例,依据朱熹的学说并以此展开论述,大意为攻击陆(九渊)、王(守仁)学说,但观点有些偏激之处,如攻击对程朱学说

  • 周易剩义

    ①二卷。清童能灵撰。童能灵字龙俦,号寒泉,连江人。雍正中贡生。其论易专主河图,以明象数之学。虽然曼衍纵横,旁推曲阐,也都有一说可通,但他说“得作易之本旨”则未必然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② 四卷。清

  • 南宋元明僧宝传

    十五卷。清代释自融(1615-1691)撰。门人释性磊补辑。《南宋元明僧宝传》一书属于佛教僧传体书中的类传佛书,成书于清康熙三年(1664)。主要内容是记载南宋建炎元年(1127)到清顺治四年(164

  • 张杨园年谱

    ①一卷。清姚夏辑。姚夏字大也,浙江桐乡人。为谱主门人。谱主张履祥(1611-1674),字考夫,号念之,浙江桐乡人。明诸生,入清未仕。一生从事讲学、著述。因居桐乡清风里杨园,学者称杨园先生。履祥为清初

  • 白田郑氏一家言

    四种,二十二卷。清郑乾清辑。郑乾清字雪屋,江苏宝应人,生卒年及生平不详。是编共四种,第一种《白田郑氏遗集》四卷卷首一卷,辑录其家先世善诗文者三十余人,凡诗文书翰均行辑入;首列小传,次载诗文。第二种《白

  • 性理钞

    二十卷。明杨道会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道会字惟宗,晋江(今属福建)人。隆庆二年(1568)中进士。官至湖广左布政使。此书取《性理大全》删节繁冗而成。书前有万历十六年(1588)王道显所撰的《序》,称其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