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自知堂集

自知堂集

二十四卷。明蔡汝楠(1516-1565)撰。蔡汝楠生平详见《说经札记》条。是集为蔡汝楠诗文集。凡二十四卷。其中诗七卷、文十七卷。为汝楠自己编定,由其门人朱炳如于嘉靖四十三年(1564)刊行。前有嘉靖二十三年(1544)候一元序,嘉靖三十三年杨慎、赵维垣序,嘉靖三十七年胡定序,嘉靖三十八年朱衡序。汝楠初从王慎中、唐顺之、高叔嗣学为诗。中年复好讲学,与邹郡守相善。故其诗虽章法不够谨严,然声调渊雅,情兴畅朗,尤以五律、七律见长。其文受讲学影响,多平直之语。黄宗羲称“白石文沉郁而秀,少纡回之致”。颇为中肯。是集有明嘉靖刻本存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本欲生经注解

    一卷。晋代释道安(312或314-385)撰。道安,俗姓卫,常山扶柳(今河北省冀县)人。为天竺高僧佛图澄弟子。从小父母早亡,由外兄孔氏抚养。七岁启蒙,十五岁对五经文已相当通达,转学佛法。十八岁出家为僧

  • 周易述义

    十卷。清傅恒、孙嘉淦等奉敕撰,吴鼎、梁锡玙为纂修官。乾隆二十年(1755年)御制序说。凡卦爻四卷,《彖传》一卷,《象传》二卷,《系辞传》二卷,《文言传》、《说卦传》、《序卦传》、《杂卦传》共一卷。以多

  • 通俗篇

    三十八卷。清翟灏(?-1788)撰。翟灏字大川,仁和(今浙江省杭州市)人。乾隆进士,官金华教授。《通俗篇》是翟灏的一部杂考之作,采集俗语、成语、方言词语等五千余条,分天文、地理、时令等,分别考辨语义,

  • 兰芳录

    二卷。明徐三重(详见《余言》条)撰。此书皆录古人轻世遗荣之事,共二卷,分内、外篇。书首徐三重自序中称:内篇近乎为自己之所得,外篇则稍借助物缘,亦不入世累。但徐三重将曾点的《沂水春风》置于外篇,而将叶梦

  • 宝刻丛编

    二十卷。宋陈思撰。陈思(1225-1264),南宋理宗时临安(今浙江杭州)人。此书收录古碑,以《元丰九域志》京府州县为纲,其石刻在地理上可以确定的,分别按各路编辑;不详的,则附于卷末,并采录各家的考证

  • 礼疑义

    一卷。南朝梁周舍(生卒年不详)撰,清马国翰辑。周舍,字昇逸,汝南安成(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)人。官至右骁骑将军知太子詹事,卒赠侍中护军将军,谥简子。事迹见《梁书·周舍传》及《南史·周朗传》。案两传称武

  • 韵母

    五卷。明吕维祺撰。《音韵日月灯》之一。吕氏生平见“音韵日月灯”。吕氏谓字者孳乳增多者也。母之生子必本其父。父一而已,母有七,宫商舌牙之类是也。母有三十六,见溪之类是也。有开有合,分其族氏。有清有浊,辨

  • 文照堂四书字音辨

    一卷。清于光华(详见《四书句读辨》)录。是书认为四书白文朱子未注音声,坊本每为妄增。如在邦必闻的“闻”字,庶民去的“去”字,使养其老的“养”字,皆为增音去声之类,多有舛讹,因而作是书正之。辨字释音,均

  • 奇游漫记

    四卷。明董传策撰。传策事迹见《奏疏辑略》条。该书是其因弹劾严嵩而贬谪南宁时所作。书名“奇游”取苏轼诗语。苏轼有《谪儋耳渡海诗》,中云“老使南荒吾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。”书取此名有借喻之意。书中卷一曰出

  • 纪录汇编

    二百一十六卷。明沈节甫(生卒年不详)撰。沈节甫,字以安,号锦宇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嘉靖四十七年(1619)进士,历祠祭郎中,万历间累官工部左侍郎。疏请省浮费,核虚昌,止兴作,减江浙织造,停江西瓷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