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羯鼓录

羯鼓录

一卷。唐南卓撰。《唐书·艺文志·乐类》载南卓《羯鼓录》一卷,但不说南卓何人。其《杂史类》又载南卓《唐朝纲领图》一卷,注曰南卓字昭嗣,大中时为黔南观察使。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也称南卓为拾遗,以谏谪松滋令,大中时为黔南观察使。与《唐书》所记相合。此两处所记应该就是此人。只是书中自称其于会昌元年(841)为洛阳令,又称大中四年(850)罢免。《书录解题》又以为作婺州刺史。皆不相符。但是段安节《乐府杂录》称黔师南卓作《羯鼓录》,也与唐志合,段安节是唐代人,其所记必然可靠。书中所记可能是其未作黔帅之前的事。此书分前后二录,前录成于大中二年(848),后录成于大中四年(850)。前录先叙羯鼓源流、形状,次叙唐玄宗以后旧事。后录载崔铉所说宋琭知音事,又附录羯鼓诸宫曲名。凡太簇宫二十三调、太簇商五十调、太簇角十四调,征与羽缺。此外又诸佛曲十调、食曲三十二调,名也多用梵语,以本龟兹、高昌、敕勒、天竺四部所用之故。其中“李琬”一条记《耶婆色鸡》一曲,声尽意不尽,按照其它曲解之,就汉、魏乐府之末有艳之遗法,如《飞来双白鹄》、《塘上行》诸曲篇末文不相属,都是此例。实际是乐工专门授受,尚可得其传;而文士不熟歌法,循文生解,造成穿凿而不能通。此书是研究唐代音乐的重要资料。此书有《再续百川学海》本、《墨海金壶》本、陈氏《广秘笈》本、守州阁抄本、八千卷楼有抄本、《说郛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盐法考

    十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疑其为明末人所作。考辨各代盐法之沿革演变,时间下限为明崇祯初年。无序目,先总论,后按地域分述,包括两淮、两浙、长庐、山东、福建、河东(黄河以东,即今河北、河南境

  • 花史

    十卷。明吴彦匡撰。吴彦匡,生卒年月、事迹、何方人士,均不详。著有《花史》一书。是书在常熟蒋养庵《花编》、松江曹介人《花品》二书的基础上进行增补,共记载百余种花品。书中以一花为一类,各加神品、妙品、佳品

  • 彭城集

    四十卷。宋刘攽(1023-1089)撰。刘攽,字贡父,号公非,临江新喻(今江西新余县)人,刘敞之弟。庆历六年(1047)与兄同登进士第,为州县官二十年,迁国子监直讲。熙宁中,判尚书考功、同知太常礼院。

  • 别本熊峰集

    四卷。明石珤撰。石珤,字邦彦,号熊峰,蒿城(今属河北)人,生卒年未详。成化二十三年(1487)进士,累官至吏部尚书,兼文渊阁大学士。珤有《熊峰集》十卷。(已著录)朱彝尊《明诗综》称珤所著集名《恒阳集》

  • 钟律书

    一卷。汉刘歆撰。辑佚书,清黄奭辑。刘歆字子骏,后名秀,字颖叔,曾与父刘向校秘书,集六艺群书为《七略》。曾欲立左氏春秋、毛诗、逸礼、古文尚书等于学官,颇受讥讪。王莽时,被引为国师。莽征天下知晓钟律者百余

  • 诗问略

    一卷。明陈子龙撰。子龙(1608-1647)字人中,又字卧子,号大樽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崇祯进士,选绍兴(今浙江绍兴)推官。以功擢兵科给事中。时京师为李自成攻破,乃事福王于南京。后知时事不可为,乞

  • 赏雨茅屋诗集

    二十二卷。《外集》一卷。清曾燠(1760-1831)撰。曾燠字庶蕃,号宾谷,江西南城(今江西黎川)人。乾隆进士。累官两淮盐运使。辑有《国朝骈体正宗》、《江西诗徽》、《朋旧遗诗合钞》、《邛上题襟集》等书

  • 赋学剖蒙

    二卷。不著撰者姓名。其书割裂摘取旧文,分类编辑。字句陈因,许多牵强凑就。其书的标目尤为鄙陋。如将字类、必字类之属,都自为一门。只是剽窃他书之活套而已。

  • 水明楼集

    十四卷。明陈荐夫(生卒不详)撰。陈荐夫名藻,字以行,更字幼儒,闽县(今福建福州)人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举人。朱彝尊《明诗综》载作邦藻,而以集中行状考之,《明诗综》误衍一邦字。是集凡十四卷,诗九

  • 皇华集

    十三卷。本书系明代时朝鲜国所刊使臣唱酬之作。所录仅有天顺元年(1457)、二年、三年、四年、八年(1464),成化十二年(1476),弘治元年(1488)、五年(1492),正德十六年(1521),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