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。清毛先舒(详见《声韵丛说》)撰。认为道德智能高,学识渊博的圣人深知生死存亡的奥秘。乾道变化,完美的人希望人性善良,恪守人伦纲常的人愿人性善良,只有为善之人,才会有美妙的来世。先舒欲主佛教之说,却
一卷。清黎庶昌(1837-1897)撰。庶昌字莼斋,贵州遵义人,清末学者。廪贡生,官至川东兵备道。初从学于郑珍,后为曾国藩僚属,与张裕钊、吴汝纶、薛福成并称“曾门四弟子”。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,又为
一卷。梁代傅翕(生卒年不详)撰。傅翕生平事迹不甚详。此《金刚经颂》旧时无单行本,只见于宋杨圭辑金刚经十七家注和明会凤仪金刚经宗通所引。此经颂是唐敦煌写经卷本。有五言颂四十九篇,每篇八句。唯般若颂十六句
一卷。南宋许棐(生卒年不详)撰。许棐字忱父,海盐(今浙江海盐北)人。嘉熙年间(1237-1240)居秦溪,于水南种梅数千株,自号梅屋。居家之时,究心世道,心有所得,笔录成文,年积月累,以成是书。自序谓
三十二卷。清许梿等撰。许梿,字珊林,浙江海宁州人。道光进士。曾任山东平度州知州。是书卷一为名例,卷二为吏律职制、公式,户律户役,卷三为户律田宅、婚姻,卷四为户律婚姻、仓库、课程、钱债、市廛,礼律祭祀、
五十卷。明陈深(详见《周礼训隽》条)撰。此书杂钞诸子,分内品、外品、小品。内品为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荀子》、《商子》、《鬼谷子》、《管子》、《韩非子》、《墨子》。外品为《宴子》、《子华子》、《孔丛子
三卷。附《校勘记》一卷。元徐明善撰。明善字志友。别号芳谷。生卒年不详。德兴(今属浙江)人。历官隆兴教授,江西儒学提举。曾奉使交趾。陈日烜知其能诗,即请赋。明善即赋五言律诗一首。日烜称其才,遂纳款奉贡。
四卷,宋吕夏卿(1018?-1070)撰。吕夏卿泉州晋江(今福建泉州)人。字缙叔,庆历间举进士,长于史学,尤熟悉唐代史事。皇祐元年(1049年),调充编修官,预修《新唐书》,他博采传记杂说数百家,折衷
十六卷。明王樵(详见《周易私录》)撰。此书不载《尚书》原文,仅按原书次第逐条诠释。其说解大抵以蔡沈《书集传》为宗,蔡《传》于《尚书》名物制度诠释未详者,采旧说补之。又取金履祥《通鉴前篇》所载,凡涉及当
三十六卷。明陆时雍(生卒年均不详)撰。陆时雍字仲昭,又一字幼淳,桐乡(今属安徽省)人,嘉靖进士。明澄从子。知上高。后到永宁,有惠政,民为立生祠,升工部郎中。时武定候郭勋权倾中外,陆时雍劾其欺罔朝廷,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