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史问答

经史问答

十卷。清全祖望(1704-1755)撰。全祖望字绍衣,号谢山,自署鲒埼亭长。乾隆元年(1736)进士,选庶吉士。因忤首辅张廷玉,辞官返里,绝意仕途,主讲蕺山、端溪书院。读书著述,至老不辍。著有《鲒埼亭集》,用十年之功,续补黄宗羲《宋元学案》,又三笺《困学纪闻》,七校《水经注》,著《汉书地理志稽疑》、《续甬上耆旧诗》、《公车征士小录》等。此书主要是全祖望与门人董炳纯、张炳、蒋学镛等研讨经传疑义,回答弟子问题之记录。全书以问答形式编著,前二卷以《易》、《尚书》提问,答董炳纯;第三卷问《诗》,答张炳;第四卷就蒋学镛所提《三传》问题进行回答;第五卷为就《三礼》提问,答全藻;第六卷回答范鹏所提《论语》诸问题;第七卷就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尔雅》提问,答卢镐;第八卷解答郭景兆所提诸史问题;第九卷答卢镐所提诸史问题;第十卷答董炳纯所提诸史问题。全祖望精通经史,治经不主一家,考证颇为精确。论史范围亦甚广泛,多有独到见解。其书虽不如顾炎武《日知录》之博大,但论识高远,当时罕见其比,阮元曾谓“足以继古贤启后学也”(转引自《续修四库全书提要》)。书中亦有尚待商榷而难以定论之处,个别之处,间有疏失。今有《四部丛刊》、《皇清经解》本。清人孙志祖又作《经史问答校记》一卷,收入《会稽徐氏铸学斋丛书》,可参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史杂咏

    四卷。清严遂成(1694-?)撰。严遂成,字崧瞻,一作松占,号海珊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雍正二年(1724)进士,官山西临县知县,父去世归乡。乾隆元年(1736)举“博学鸿词”,因母丧归。后历雄州知

  • 宋元学案

    一百卷。明末清初黄宗羲(1610-1695)撰。全祖望修补。宗羲字太冲,号南雷,学者称梨洲先生,浙江余姚人,明清之际思想家、史学家,“东林”名士黄尊素之子。明亡后隐居著述,屡拒清廷征召。著有《明夷待访

  • 燕几图

    一卷。作者不详。旧本题宋黄伯思撰。据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编撰者考证,黄伯思北宋人,其生卒年代与是书自序中所题的年代不符,序末的题名,以字为名,以名为字,尤其谬误,故编撰者认为是书“殆后人所依托”。《燕

  • 富阳夏氏丛刻

    七种,二十一卷。清夏震武、夏鼎武撰。夏震武字伯定,浙江富阳人。同治年间进士,曾官工部主事、京师大学堂监督,撰有《灵峰草堂集》、《通鉴纲目校勘》等。夏鼎武字靖叔,夏震武之弟。丛刻收夏震武四种,有语录二种

  • 通书问

    一卷。元何中(见《通鉴纲目测海》)撰。朱熹曾谓周敦颐《通书》乃发明《太极图说》之义,故注《通书》者皆比附于太极阴阳五行。何中认为,二书各自为义,不必字字牵合。故作此书以辨之。前有自序,谓“自天地以来,

  • 诗畸

    三种,十三卷。原题南注生辑。南注生不知为何许人,据其书序谓曾官京曹,光绪八年(1882),法、越兵端己起,南注生尝请缨戍边。是书乃“诗钟”之作,所谓“诗钟”,乃一种文字游戏,或嵌字(出诗中限嵌之字),

  • 十三经提纲

    十三卷。唐文治撰。唐文治(1865-1954)号蔚芝,晚号茹经,江苏太仓人。清进士,官户部主事、商部左丞、农工商部左侍郎署尚书。长期从事教育,晚年主讲于国学专修馆。著有《尚书大义》、《诗经大义》、《紫

  • 文雅社约

    一卷。附录 一卷。明沈鲤(1531-1615)撰。沈鲤字仲化,号龙江,归德商丘(今河南省商丘市)人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5)进士,改庶吉士,授检讨。神宗为太子时,沈鲤为东宫讲官,甚蒙恩眷。即位后,进编

  • 太医局程文

    见《太医局诸科程文格》。

  • 陆玑疏考证

    一卷。清焦循撰。焦循(1763-1820)字理堂,江苏甘泉(今江苏江都县)人。清代著名学者,于经、史、历、算、训诂、音韵均有深究。嘉庆六年(1801年)举人,未赴礼部试。闭门读书著述,所撰甚丰,《孟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