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红薇翠竹词

红薇翠竹词

一卷。《仲轩词》一卷。清焦循(1763-1820)撰。焦循字理堂,一字里堂,晚号里堂老人。江都甘泉(今江苏扬州)人。嘉庆六年(1801)举人,应礼部试不第,即奉母家居,仕进之心日淡,从此潜心学术,筑雕菰楼。阮元督学山东、浙江时,曾入其幕为宾客,与李尚云、凌廷堪并称为“谈天三友”。焦循经学造诣颇深。对所有儒家经典,几乎都有研究,尤精于《易》,曾作《易通释》、《易图略》、《易章句》,总称《雕菰楼易学》。晚年又完成《孟子正义》三十卷。焦循认为治学不应强分汉宋,尤不可立考据之名。学宜随时而进,不宜泥古,所以他治学多能提出独到见解,很为学术界所重视。焦循还精通音韵、训诂、地理、医学、天文、历算等,以其博学多识,被阮元称为“通儒”。他对文学中的诗词、古文、时文、戏曲等都有自己的看法,对文学理论颇有贡献。亦工于诗。其诗往往有感而发,能积极表现现实。风格质朴,明白如话,简炼晓畅。徐世昌《晚晴簃诗汇》称:“里堂诗质而有味,一洗俗物,亦无轻生肤廓之习。”在经学家诗中,可谓别具一格。他也能文,工词。其文章论辩说理,清晰透彻,气势充沛。著作有《尚书补疏》、《毛诗补疏》、《论语补疏》、《雕菰楼集》二十四卷(共诗五卷、文十九卷)、《佚文》一卷、《红微翠竹词》一卷、《仲轩词》一卷、《雕菰楼词话》一卷、《剧说》、《花部农谭》等。红薇翠竹及仲轩,皆其半九书塾之亭轩。名曰仲轩者,取仲长统《乐志论》之旨。其词多滞而不活,质而不空。而红薇翠竹词,每首之后,往往详细注释。其述友朋事迹,尚可参考。至于字面典故,一注之,则殊不雅正。词本以措意运笔为难,不以用典与否而定其美恶。循以为详言出处,可以显其无一字无来源,而不知其于词有损而无益。据其所撰《里堂家训》卷下云:“古文之有四六,犹诗之有词也。词与四六之于诗古文,辟如婢妾之于夫人。有夫人不始有婢妾,而竟以婢作夫人不可也。”须知文体不同,各有本质,厚彼薄此,则昧于文学之变迁。观其所言,实未能深知词旨。循经学湛深,自有其传世之业,不必以词论之。有《传砚斋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进善集

    清张天柱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天柱字孟高,号擎庵,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康熙五十五年(1716),张天柱寄居南京时,闻见达官显贵奢侈腐化,世俗风气败坏,故撰此书,共三十篇,意在抨击奢侈风气,规劝人们勤俭

  • 元图大衍

    一卷。明马一龙撰,马一龙其事见于《明史·李枟传》,唯不载著有此书。此书首言太极为元气未破之象,有名而无状。谓元气之胞可以象之,若气球,剖混沦之象,阳动而伸为奇,阴静而虚为偶,夫两象天地也。所言乃太极生

  • 沈文肃公政书

    八卷。清沈葆桢(1820-1879)撰。沈葆桢,字幼丹,侯官(今福建闽侯)人。道光进士。历任九江知府、文信知府、江西巡抚,后接替左宗棠任福建船政大臣、主办福州船政局。光绪元年(1875)任两江总督兼南

  • 百将传

    一百卷。宋张预撰、翟安道注。张预字公立,东光(今属河北)人。翟安道字居仁,安阳(今属河南)人。二人生卒年及仕履皆不详。其书采集历史上的名将一百人,远自周初的太公望,近至五代的刘鄩,一一为之作传,每人一

  • 古今通韵

    十二卷。清毛奇龄撰。毛奇龄生平见“越语肯綮录”。是书为排斥顾炎武《音学五书》而作。创为五部、三声、两界、两合之说。五部是:东冬江阳庚青蒸为一部、支微齐佳灰为一部、鱼虞歌麻萧肴豪尤为一部、真文元寒删先为

  • 周礼军赋说

    四卷。清王鸣盛(1722-1793)撰。王氏另有《尚书后案》,已著录。王氏从经、史、子及其注疏中广为钩稽、征引言及周制军赋者,辑成此书。书凡四卷,卷一自总论《周礼》军赋,依次为总论王畿军制、六乡、廛里

  • 归州全志

    二卷,明王锡修,张时纂。王锡,官归州知州。张时,官训导。州志,《宋史·艺文志》有林仁柏《古归志》十卷,嗣后文渊阁书目旧志有宋元《归州郡志》一册、《归州志》一册、明初《归州秭归志》二册,俱无可考。嘉靖二

  • 杨和甫家传

    一卷。清李岳瑞撰。岳瑞字孟符,陕西咸阳人,光绪九年(1883)进士,官至户部主事。传主杨调元字孝奠,号和甫,贵州贵筑人,光绪二年(1876)进士。历任陕西紫阳、长安、华州、渭南等地知县。辛亥革命时,有

  • 后汉书注又补

    一卷。清沈铭彝撰。沈铭彝,浙江嘉兴人,生平及官职不详。《后汉书注又补》是为了补惠楝的《后汉书补注》而作的,因此名为“又补”。卷首有他在道光十三年(1833)自序。序中说“垂老残年,无可遣日,翻阅惠氏补

  • 梵番满蒙汉五体合璧贤劫千佛号

    一卷。清高宗(1736-1795在位)御制。高宗为其帝号,年号是乾隆,姓爱新觉罗,字弘历。乾隆在位时期正值清朝处于“康乾盛世”。出于政治目的,乾隆帝御制此五体佛书。即一经五体佛书。其中梵番满蒙汉分别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