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纂图集注文公家礼

纂图集注文公家礼

十卷。宋朱熹(详见《周易本义》)撰,门人秦溪、杨复附注,后学复轩刘垓孙增注。前有朱子自序。是书分通礼一卷,冠礼一卷,昏礼一卷,丧礼五卷,祭礼二卷;其图散见各门中;其附注、增注,俱以阴文标明,字体古雅,板刻清晰,当为宋刊中之佳者。案《文公家礼》,非朱熹自作,前人已有考证,如王懋竑《白田杂著家礼考》即云《家礼》非朱子之书,证据尤确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录《家礼》,即据王氏说立论。四库所录,为陆费墀家藏本,《家礼》五卷,附录一卷;今以宋元明诸本考之,乃明刊本。案《家礼》刻本,传世滋多,增注笺补,互有歧异,榷而论之,盖有四本:一为宋刻本,即此本,其为各本之所自出;二为元刻本,易名《文公先生家礼》,其七卷,题“门人杨复附注,刘垓孙增注,刘璋补注”,分通礼一卷,冠礼一卷,昏礼一卷,丧礼一卷,祭礼一卷,共五卷,首有家礼图一卷,乃合宋版散见之图而成,末有深衣考一卷,为宋版之深衣制度,故有七卷。前有朱子自序,后有淳祐二年(1242)莆田方大琮后序,其杨复跋语,则冠以“长溪杨氏复曰”六字,是则元本非出杨氏;三为影宋抄本,易名《家礼笺补》,共八卷。首题杨复撰,有嘉定三年(1210)自序,据序知杨复于《家礼》刊行后又获闻师说而厚书未及者,及笺补之,然核是书与附注,无一语相同,疑出后人依托;四为明刊本,名《家礼》,即四库本,此乃淳祐间周复采信州杨氏所注各条下而别出之也。是本与元刊本卷第同,而去其家礼图与深衣考,故为五卷。卷首有木主式,与元刊本小异;主式后有嘉定癸酉潘时举跋,盖明嘉靖间以旧本重刻者。综论四本,当以宋刻本为最好,元本、抄本、明本皆从宋本而出,却愈变愈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书砭蔡编

    明一卷。袁仁(生卒年不详)撰。仁字良贵,号蓡波,苏州(今属江苏)人。明代经学家。仕履及事迹均无考。所著除《尚书砭蔡编》之外,尚有《毛诗或问》、《春秋胡传考误》等。《尚书砭蔡编》又称《尚书蔡传考误》。此

  • 空山易解

    四卷。清牛运震撰。牛运震字阶平,号真谷,滋阳人。雍正十一年(1733)进士,官任平番县知县。其学博涉群书,对于金石考据的功夫最深。对经义也颇有研究。该编努力将汉、晋、唐、宋易学通而为一。但大旨主理不主

  • 晏元献遗文

    一卷。宋晏殊(991-1055)撰。晏殊字同叔,抚州临川(今属江西)人。北宋词人,有《珠玉词》。晏殊为景德进士,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学士、同平章事兼枢密使。晏殊不但善词,而且能文,范仲淹、孔道辅、欧阳修等

  • 吴三桂纪略

    一卷。撰者不详。该书记吴三桂事,自其为明偏裨立功边塞起,至随清军大败李自成起义军止。记述颇详。现有《楚之梼机》本。

  • 河工器具图说

    四卷。清麟庆撰。麟庆,字见亭,满族。内务府镶黄旗人。嘉庆进士。道光时累官江南河道总督。著有《黄运河口古今图说》、《凝香室集》。是书为道光十六年(1836)麟庆任河道总督时所辑。其卷一记修防器具,列旗杆

  • 多能鄙事

    十二卷。明刘基(详见《郁离子》条)撰。经后人研究,认为此书是他人从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》中抽出,伪托刘基之名而刊刻的。属农书类。有饮食、器用、方药、农圃、牧养、阴阳、占卜等类。除卷一饮食类、卷七农圃类、

  • 四益易说

    一卷。清末民初廖平撰。意在阐明三易之源流。三易即指文王、周公作经,孔子作传。其主要内容有:,论三易之说出于周礼。认为东汉易学家只提到文王作易,至马、陆才添入周公。又据《礼运》考证孔子之易则承续于商代。

  • 周易翼简捷解

    十六卷,首一卷,末一卷,《拾遗》一卷,附《群经辅易说》一卷。明陈际泰撰,周光德辑。此书禀承宋人图书之学以言《周易》,说河图、洛书体用相为附丽,表里互为经纬,都师羲易。首卷载古今诸图,中间十六卷是捷解,

  • 古论元箸

    八卷。明傅振商编。傅振商字君雨,河南汝阳人。万历进士,选庶吉士,改御史。按畿南,累迁右副都御史,迁南京兵部右侍郎,崇祯时进兵部尚书。卒谥庄毅。撰著有《杜诗分类》、《四家诗选》、《古论元箸》、《缉玉录》

  • 经世民事录

    十二卷。明桂萼(生卒年未详)撰。桂萼,字子实,安仁(今湖南安仁县)人。明正德六年(1511年)考中进士,曾任丹徒、武康、成安等县的知县。嘉靖初年,官至礼部尚书,兼武英殿大学士,入参机务。卒谥文襄。《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