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絜斋家塾书抄

絜斋家塾书抄

十二卷。宋袁燮(1144-1224)撰。燮字和叔,号絜斋,两浙路鄞县(今属浙江省)人。南宋经学家、文学家。淳熙辛丑(1181)进士,官至显谟阁学士,卒谥正献。燮少时以名节自期,任礼部侍郎时,曾与史弥远争和议,罢归,后复起用,知温州,进直学士,《宋史》有传。著述除《絜斋家塾书抄》之外,尚有《絜斋集》。其学出自陆九渊。此书说解《尚书》,大旨在于发明本心,于帝王治迹,尤参酌古今,一一标举其要领,其说颇有可采者。此书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作十卷,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称此书为燮子乔录其家庭所闻,至《君奭》而止。据此,知燮此书乃未竟之作,且非燮亲手所著。此书绍定四年(1231)由其子袁甫始刻,至朱彝尊作《经义考》时已失传,库书系从《永乐大典》所载,采辑编次而成;又以篇帙稍繁,析为二十卷。现有《四明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钦定大清会典

    一百卷。亦称《清会典》,清奉敕官修。康熙三十五年(1694)初修。雍正五年(1727)续修。这两次编撰是依《明会典》的体例,将事例分散于各条之下。乾隆十二年(1749)始命《会典》与《事例》各修一书,

  • 周易起元

    十八卷。清陈图撰。陈图字寄岩,永丰人。该书以太极、先天、河、洛诸图合而演之,支离曼衍,不能深究。如周子太极图以无极作一空圈,陈图则改之变为一纯黑圈形,以为阳含于阴。至于太极图乃为半黑半白圈,这是先生阴

  • 黄帝内经素问注

    二十四卷。明吴昆(1551-1620)撰。吴昆,字山甫,号鹤皋,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15岁行医,奋发苦读,精研医典,良有收获。又到江浙等地求师,并在宣城一带行医,声名素著。结合自己行医经验,参照研读医

  • 博物要览

    ① 十六卷。明谷泰(生卒年不详)撰。谷泰字宁宇,官蜀王府长史。此书共十六卷,第一卷记碑刻,第二卷记书,第三卷记画、第四卷记铜器,第五卷记窑器,第六卷记砚,第七卷记黄金,第八卷记银,第九卷记珠,第十卷记

  • 观古阁丛稿

    三编五卷。清鲍康撰。鲍康,详见《续泉汇》条。书首有同治十二年(1873)自序。上卷为文稿,多为泉币书后序跋之作,间有一二不属于钱币的题记,后附刊所为文二篇。下卷为诗,皆题咏泉币之作,后附刊所题诗二章。

  • 怀玉山志

    八卷。清朱承煦撰。朱承煦,字诲客,山东益都人。怀玉山,距玉山县一百四十里,高四百余丈,盘亘三百余里。介饶州、广信二府,当吴楚闽越之交。为东南重镇。《怀玉山志》乾隆四十年(1775)刻本,共八卷。卷首为

  • 西藏图说

    一卷,清松筠纂。松筠(1752——1835),字湘浦,玛拉特氏,蒙古正蓝旗人,考授理藩院笔帖式,后充军机章京,乾隆帝以为能,擢内阁学士、兼副都统,乾隆五十年(1785)为库伦办事大臣,五十九年(179

  • 古刻丛抄

    一卷。明陶宗仪编撰。陶宗仪,字九成,号南村,黄岩(今属浙江)人,元末明初文学家。元末举进士不第,明洪武中曾任教官。勤于记述典章制度,编有《南村缀耕录》三十卷。又节录前人的小说笔记等为《说郛》。能诗,著

  • 濂亭文集

    八卷。清张裕钊(1823-1894)撰。查燕绪编。张裕钊字濂卿,一字廉卿。湖北武昌人。道光二十六年(1846)举人,官至内阁中书,历主江宁、湖北、直隶、陕西各书院。善作散文,工古文,书法亦佳,讲学于武

  • 太谷山堂集

    六卷。清梦麟(1728-1758)撰。梦麟,字文子,号午塘、喜塘,姓西鲁特氏。蒙古正白旗人。乾隆十年(1745)进士,官至翰林院掌院学士。著有《行余堂诗》,入词馆有《红梨斋集》,在江苏学政时删定为《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