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等韵切音指南

等韵切音指南

一卷。撰人不详。清劳乃宣《等韵一得·外篇》云:“考后一书(案指《等韵切音指南》)二十四图,与刘氏《切韵指南》二十四图大略相同,惟次序不同。与刘氏为一家之学。”这部韵图是改并刘鉴的《切韵指南》而成,与刘书一样分十六摄,列二十四图。各图的格式及列字也与刘书一致。此书与《切韵指南》的差异,罗常培《通志七音略研究》归纳为七点:(1)韵摄次第不同。《切韵指南》以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曾梗流深咸为序;《切音指南》则以果假梗曾通止蟹遇山咸深臻江宕效流为序。(2)各摄之开合口不同;《切韵指南》以止、蟹、臻、山、果、假、宕、曾、梗九摄各有开合二呼;以通、江、遇、效、流、深、咸七摄为独韵。《切音指南》改江摄为开口;改效、流、深、咸为开口;改通、遇为合口。(3)唇音开合口之配列不同。(4)正齿音二三等之分划不同。(5)止摄齿头音及唇音之等第不同。止摄齿头音“资雌慈思词”等十九字,《切韵指南》原在四等,《切音指南》改列一等。(6)入声之系统不同。《切韵指南》蟹摄合口三等屋韵之“竹畜逐”,《切音指南》易以术韵之“黜术”,足证[-k][-t]两尾已混而不分。(7)字母之标目不同。《切音指南》一方面因袭《切韵指南》传统,在分四等、保存三十六字母、保留[-m]尾各韵和入声各韵等方面,都是对中古语音的保留,与清代实际语音不合。另一方面,它也根据清初的实际语音进行部分改革,对语音变化有所反映。是书载于《康熙字典》卷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枫林集

    十卷。明朱升(约1341前后在世)撰。朱升,字允升,休宁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朱升为明初著名历史人物,也是位著名学者,人称“枫林先生”。明初建时曾参与制定经国大略,当时的典章制度多出其手,与陶安、宋濂齐名

  • 春秋名字解诂补义

    一卷。清俞樾(详见《周易平议》)撰。俞樾治经学私淑高邮王氏。王引之曾撰有《春秋名字解诂》,俞樾撰《春秋名字解诂补义》,对王氏之书重加补正,纠正其中的疏失。该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收入《皇清经解续编》及《

  • 左传属事

    二十卷。傅逊(生卒年不详)撰。傅逊字士凯,太仓(今属江苏省)人,明代经学家。少从师于文学家归有光,科举失意,晚年以岁贡授建昌训导。傅氏著述,除此外,还有《左传注解辨误》。此书之作,发端于其友王执礼,而

  • 小尔雅

    亦称《小雅》。十三篇,即《广诂》、《广言》、《训》、《广义》、《广名》、《广服》、《广器》、《广物》、《广鸟》、《广兽》、《度》、《量》、《衡》。十三篇中《度》、《量》、《衡》三篇《尔雅》所无,为《小

  • 东林点将录

    一卷。明王绍徽撰。王绍徽(生卒年不详)。咸宁(今陕西西安)人。万历进士,授邹平知县,历户部给事中、太常少卿。原“居官强执,颇以清操闻”,(《明史·阉党传》)天启间附魏忠贤,进吏部尚书,后因卖官获赃落职

  • 存愚录

    一卷。明张纯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纯,永嘉(今属浙江省)人。嘉靖七年(1528)举人,官至南康府知府。张纯在此书中虽言声称尊崇道学,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发明之处。认为“王制五祀”即为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甚

  • 研经书院课集

    一卷。胡元玉录。胡氏主讲于湖南衡山县研经书院时,将课试经业汇成此集,名曰《研经书院课集》。卷首有督学使者张预的序文。该书以训诂贯通,广征博引,不拘一家之言,集诸家说经之所长,因此往往自出新义。但也有不

  • 浚元

    六卷。张必刚撰。张必刚,见《奥衍新书》条。此书不见《四库全书总目》、《中国丛书综录》,《贩书偶记》时令类称“乾隆六年(1741)金陵怀德堂精刊”。

  • 唐四僧诗

    六卷。不著编者。此集共六卷。所录皆为唐僧人之诗。包括《灵澈诗》一卷、《灵一集》二卷、《清塞诗》二卷、《常达诗》九卷。据《书录解题》载《灵澈诗》、《灵一集》,皆一卷,而《清塞诗》与《常达诗》皆失载。《灵

  • 虚斋先生遗集

    十卷。明祝萃(约1497前后在世)撰。祝萃,字惟贞,海宁(今浙江海宁县)人,(生卒年不详)。明成化二十年(1484)进士,授刑部主事,改工部,进员外郎。正德时历官广东左布政使。著有《虚斋先生遗集》。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