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竹下寤言

竹下寤言

二卷。明王文禄(详见《丘陵学山》条)撰。书首有王文禄撰于嘉靖十一年(1532)的短序和黄省曾撰于嘉靖十五年(1536)的序。玉文禄短序中说明了书名《竹下寤言》的来历。他说:“予居后菉芸楼前有竹万竿,日盘桓其下,或对客谈,或游于艺籍,或静而思。恍然有觉,即录数言,聊以舒适也,题曰《竹下寤言》。黄序中亦称“自曰竹下者,志中林之所得也。”全书共分二卷,卷一分天中篇、应迹篇、圣诚篇、文道篇四篇,卷二分男子篇、忌名篇、慎爵篇、恶戒篇、贪戒篇、廉戒篇、久师篇、交游篇、感微篇、虚受篇、良贵篇十篇,共计十五篇(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杂家类存目中为十四篇),约一万七千余字。王文禄在书中以“廉子”自称,阐发议论,品古论今。有些议论颇有道理,如其在感微篇中,通过自然界许许多多现象阐发议论,告戒人们业精于勤,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存侥幸心理,君子当始终典于学,当积学以俟时,而不应因时而改操。但也有些议论不太得当,如诋韩愈之学不如柳宗元,张子西铭可不必作之类。又如谓君子贵无心,古今天地如在大梦中,其中参杂了浓郁的佛老思想,亦为不可取之处。尤其是其在恶戒篇中,“举例”说明轮回转世、报应之说,尤为不可取。有明嘉靖间刻本,共一册,现存于北京图书馆。万历初此书收入《百陵学山》之中,但版刻不同,内容亦多改易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)商务印书馆据《百陵学山》本影印《丛书集成初编》单行本。另外还有《今献汇言》本、《元明善本丛书》本等。另外还有一卷本《竹下寤言》,收入《今献汇言》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唐阙史

    二卷。唐高彦休(873-944)撰。高彦休号参寥子,籍贯不详。乾符甲午二十一岁举进士,曾任淮南节度使高骈从事,官衔为摄盐铁巡官、朝仪郎、守京兆府咸阳县尉、柱国。书前有自序,称书作于僖宗年间,共五十一篇

  • 春秋经世

    一卷。明魏校(见《周礼沿革传》)撰。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卷二、朱彝尊《经义考》卷二〇〇作《春秋经世书》,二卷。该书取庄子“春秋经世,先王之志”的意思作书名,所注仅隐公一卷。其注多从《左传》,又夹以自己

  • 运气定论

    一卷。明董说(详见《易发》)撰。董氏此书为辨《素问》所论“运气当在六元正纪大论”而作。因其原文失佚,故晋皇甫谧作《甲乙经》、隋全元起作《素问》注,皆称原文亡佚。唯唐朝王冰诡称有秘藏之书本,且私采“阴阳

  • 历代循良录

    一卷。清孙蕙撰。孙蕙字树百,号泰岩,又号笠山。淄川(今山东淄博)人。顺治进士,官至给事中。生卒年不详。除本书外,尚著有《安宜治略》、《笠山诗选》等。《历代循良录》汇辑自秦汉至清初循吏、良吏事迹,只载县

  • 函山集

    十卷。明刘天民(1486-1541)撰。刘天民字希尹,号函山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正德九年(1514)进士。除户部主事,谏武宗南征,受廷杖。改礼部,谏大礼,复受廷杖。迁吏部郎中,出知寿州。历官按察司

  • 绿野斋文集

    六卷。附《太湖诗草》一卷。清刘鸿翱(生卒不详)撰。刘鸿翱,山东潍县(今山东潍坊市)人,字次白,嘉庆进士,累官至福建巡抚。生卒年失考。是集凡六卷,收议论文、记事、公文告示等各若干。其论文高简中寓恣肆,造

  • 灵棋经

    二卷。旧本或题汉东方朔撰,或谓淮南王刘安撰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云:撰者“其说纷纭不一,大抵皆术士依托之词。”《隋书·经籍志》子部五行类载有“《十二灵棋卜经》一卷”。《日本国见在书目》有“《八公灵棋卜经》

  • 大学示掌

    一卷。中庸示掌 一卷。清汤自铭撰。汤自铭,江苏武进(今江苏武进)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是书首有秦宫璧、汤自超序及例言。所取范围狭小,语言简赅,以便随处展玩及临场检阅,故曰示掌。义理均遵《朱子章句》,间

  • 中州金石考

    八卷。清黄叔璥撰。黄叔璥(约1680-1750),号玉圃,大兴(今北京大兴)人。康熙四十八年(1709)进士。官至常镇扬通道。其为监察御史时,曾巡视台湾。著有《中州金石考》、《南征纪程》等书。本书系其

  • 浯溪新志

    十四卷。清宋溶纂修。宋溶字怀君,四川成都人,举人,乾隆三十二年(1767)任祁阳县令。浯溪在祁阳县五里,流入湘江,有清江、白河汇水注之,是为名胜地。宋溶任祁阳县令后,览浯溪之盛,慨慕前贤。民事之余,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