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秀山志

秀山志

十八卷。清陈罽撰。陈罽,字如亭,安徽贵池人。秀山距池州府城西七里。山峰峻峭,岫壑玲珑。望之蔚然而深秀。《秀山志》贵池先哲遗书本,共十八卷。首图。次古迹。次实录。次封制。次兴修。次传记。次艺文。次诗集五言古。次诗集七言古。次诗集五言律。次诗集五言排律。次诗集七言律。次诗集五言绝。次诗集七言绝。次诗余。次赋集。次补遗文。次补遗诗。兹篇考秀山之名显于天下曰,自梁昭明太子嗜游,继乃立庙,又建文选楼,遂名日显。其考文选楼,则谓扬州、襄阳俱有之,和此为三。明其楼非独秀山所有也。兹篇实录所记亦甚详。其载萧统本传、梁东宫管记刘孝绰编次太子文集、梁萧子范求铨次太子文集表、梁晋安王纲进呈太子别传文集表、太子文集序等,皆极允当。然于其实录中附梁纪本末,详武帝,简文帝,元帝诸事,则似多余。而其所述异闻,列之于杂记可,而附之于实录,则有乖体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官笺

    六卷。王闿运(1833-1916)撰。闿运字壬秋,又字壬父,号湘绮,湖南湘潭人。另有《周易说》,已著录,另外还有《春秋公羊传笺》、《穀梁传笺》、《尚书笺》、《诗经补笺》、《论语注》、《湘绮楼全集》等多

  • 左传杜林合注

    五十卷。明王道祐、赵如源合编。王道祐、赵如源皆明末人,生平不详。此书是合晋杜预《春秋经传集解》与宋林尧叟《春秋左传句解》二书而成。杜预《集解》己见前。林尧叟字唐翁,宋人,生平不详。杜氏《集解》号为精密

  • 吴荷屋年谱

    一卷。清吴荣光(1773-1843)自撰。荣光字伯荣,号荷屋,广东南海人,嘉庆四年(1799年)进士,历任编修,福建按察使,贵州布政使,湖南巡抚等官。善书画,兼治金石,著有《筠清馆金石志》、《帖镜》、

  • 周易独坐谈

    五卷。明洪化昭撰。化昭自号日北居士,四川新都人。生卒年不详,《经义考》将他列在马元调前,大概是天启、崇祯(1621-1644)间人。该书认为《说卦》、《序卦》、《杂卦》三传都是汉儒所增入,故置之不论,

  • 也是录

    一卷。明末清初人邓凯撰。邓凯,江西吉安人,又名弘智,字无可,号药地和尚、是非和尚,生卒年月未详。唐王时,邓凯随杨廷麟、刘同升、万元吉等起兵,功授江西总兵。清军破赣州后,邓凯潜入云南,被永历授为扈从总兵

  • 说文引经考异

    十六卷。清柳荣宗(1802-1865)撰。荣宗字子翼,一字翼南,江苏丹徒人。为学不主一家之说,另著《尚书解诂》,未见传本。据柳氏自序说,《说文自叙》虽云其称《易》孟氏,《书》孔氏,《诗》毛氏,《春秋》

  • 周易参义

    十二卷。元梁寅(生卒年不详)撰。寅字孟敬,新喻(今属江西)人。元末明初经学家。世业农,家贫。寅自力于学,淹贯百家。元末召集庆路儒学训导,以亲老辞。明初征召天下名儒修述礼乐,寅在礼局中讨论精审,诸儒皆推

  • 小山全稿

    二十卷。清王时翔(1675年-1744年)撰。王时翔,字皋谟,一字抱翼,号小山,镇洋(今江苏太仓县)人。雍正六年(1728)荐授福建晋江县知县,乾隆时,官至成都知府,为政持大体,屡析疑狱,有神明之称。

  • 复堂词话

    一卷。清谭献(1832-1901)撰。谭献原名廷献,字仲修,号复堂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同治六年(1867)举人。屡应礼部试不第。曾入福建学使徐树藩幕。历任秀水县学教谕及安徽歙县、全椒、合肥、宿松知

  • 世说新语

    三卷。南朝宋刘义庆(403-444)撰,字不详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,宋武帝刘裕之侄,袭封临川王,历任秘书监、尚书左仆射、中书令、荆州刺史等职,位终南充州刺史。义庆虽权势显赫,但《宋书》本传说他性简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