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运注

礼运注

一卷。清康有为(1858-1927)撰。有为,字广厦,号长素,又号更生,学者称其为南海先生。早年受业于名儒朱九江,1888年赴京应试,上书光绪帝,建议变法图存,未能上达,后在广州设万木草堂讲学,1895年偕弟子梁启超赴京会试,时将签定“马关条约”,遂于梁会同在京应试举人一千三百多名,上书要求拒约,迁都抗战,变法图强,史称“公车上书”。同年中进士,授工部主事,未就。后被光绪帝召见,授为总理衙门章京,促成百日维新。变法失败后,逃亡日本,后组织保皇会,对抗孙中山民主革命。辛亥革命后,由日本回国,在上海主编《不忍》杂志,宣扬尊孔复辟。1917年和张勋策划清帝复辟,后告失败,逝于青岛。著有《新学伪经考》、《孔子改制考》、《大同书》、《戊戌奏稿》及《朋夷阁诗集》、《万木草堂诗集》、《延香老屋诗集》诗集多种。康有为学术崇尚今文学,《伪经考》是其代表作。朱一新作《论学杂志》与之辨难。康有为以为中国今以小康,而不求进化,是失孔子之意,因而为《礼运》作注。将以学孔子而同大地,其意甚盛。书前有光绪十年(1884)自叙。其书注解大率本孔疏陈澔集说,在此基础上任意发挥,古今中外,旁征博引,借之阐明己意,经世致用。如书注解言及埃及、叙利亚、印度、波斯各国之先,皆以事鬼神为重。印度、波斯、犹太之经,半为祭礼,埃及、印度、希腊数千年之宫室,皆用石筑,牖户繁多,顶圆皴皱,甚似山洞。并言印度《韦驮经》与《犹太旧约》,治国皆纳于祭神礼中。如此之类,惊世骇俗,不只发前人所未发,而且是闻所未闻,故遭时人责难,以为非注经之体。然康有为注经本非为音义训诂,名物象数,而是借经论时事,为现实服务,自有其独创性和独特价值,不可以一般治经者的标准规范评价之。《礼运注》有《演孔丛书本》传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诗古训补遗

    七卷。清黄朝桂撰。黄朝桂,生卒年不详,生平事迹不详,仅知其为新宁(今广东台山县境内)人。这本书是他所撰写的《诗》、《书》古训补遗中的一种。编首有光绪十九年(1893)黄氏自序,称阮文达公《诗书古训》,

  • 太白阴符

    见《太白阴经》

  • 古籀汇编

    十四卷。近代徐文镜(生卒年不详)辑。文镜浙江临海人。是书由清汪立名《钟鼎字源》、吴大澂《说文古籀补》、近人丁佛言《说文古籀补补》、容庚《金文编》、罗福颐《古玺文字征》、商承祚《殷虚文字类编》汇辑而成,

  • 徐正字诗赋

    二卷。唐徐寅(约873前后在世)撰。徐寅,字昭梦,泉州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工诗,屡举不第。尝游大梁,以赋谒梁王朱温,误触其讳,欲遁不得,乃作过大梁赋以献。温大悦,酬一字绢一匹,厚礼馆待。大

  • 三台县志

    八卷,清沈昭兴纂修。沈昭兴,秀水人,曾任三台县知县。邑旧无志,乾隆年间县令郑专村始采潼州府志,辑为三台县志。以土地、人民、政事为纲,以山川、人物诸条为目。又三十年为嘉庆十七年,大府奉修通志,檄调所属各

  • 雷氏丛书

    四种,二十九卷,卷首一卷,补遗一卷。清雷学淇编。雷学淇字瞻叔,顺天通州(今北京通县)人。嘉庆年间进士,曾任永从知县。是书收雷学淇三种,《介庵经说》十卷补遗一卷、《世本》二卷(雷学淇校辑)、《竹书纪年》

  • 韵学渊海

    十二卷。旧本题明李攀龙(详见《诗学事类》)撰。唐顺之校。其书前无序例。名曰《新刊增补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》。取《韵学事类》、《诗学事类》二书合并而成。可算是伪书又伪也。

  • 会稽莫公事略

    一卷。清张穆(详见《顾亭先生年谱》③)撰。此书记莫晋(1761-1862)事迹。莫晋字锡三,号裴舟,浙江会稽(今绍兴)人。乾隆六十年(1795年)进士,历任编修、仓场侍郎、内阁学士等官。工书法。著有《

  • 过庭私录

    七卷,《外集》一卷。明吴鼎(约1531前后在世)撰。吴鼎,字维新,号泉亭,自号支离子,钱塘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,官至广西布政司参议。著有《过庭私录》。本书为其仲子吴遵

  • 椒丘文集

    三十四卷。明何乔新(1427-1502)撰。何乔新,字廷秀,一字天苗,号椒丘。江西广昌人。景泰五年(1454)进士,官南京礼部主事,后改刑部主事,历广东司郎中。成化四年(1468)迁福建副使,再迁湖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