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记范氏音

礼记范氏音

一卷。晋范宣撰,清马国翰辑。宣生卒年不详,字宣子,陈留(今河南开封)人。博综众书,尤精三礼,郗鉴命为主簿,诏征太学博士散骑郎,都不就。事迹见于《晋书·儒林本传》。是书原先有二卷,现在只存有十二条。往往可以考见字之本音及转音,与徐邈书相伯仲。如《月令》蝗虫为灾,蝗音横。程大昌《演繁露》云徽州稻苦虫害,俗呼横虫。疑此也是横虫之横,应当读作户猛切,不能读作户盲切,与徐音华猛切相合。蝗、横都在今段氏《音均表》十部。《乐记》卵生者不殈,殈戈质切,音溢。血声在十二部,益声在十六部,不相通转。而《诗》维天之命假以溢我,《左·襄二十七传》溢作恤,《庄子·齐物论》以言其老洫也,《释文》洫本也作溢,是古从血从溢之字,声近相通。《说文》无殈字,雷浚外编以为即殈字,殈从昷声,在十三部《广韵》十一没殈乌没切,在十五部,一与十二部近,一与十六部近,尤可悟其互相通转。《中庸》一卷石之多,卷音羌阮反,一作苦远切,其音相同,大概读如《大司乐》大卷之卷。卷首卷聚之义,与郑注卷犹区也之训相合。《诗》假乐有卷者阿,毛传卷曲也,也是此义。李轨音权,《七经考文》云古本作拳,恐怕并非郑意,也不是郑本。《表记》意而愚,惷音阳江反,又丁绛反,前者明其字从舂,与从春训为乱者不同,在九部,后者认为字与戆相同,在八部,两部通转最近。《问丧》志懑气盛,懑音闷。《说文》心部懑烦也,从心满,《广韵》二十四旱莫旱切。大概认为满亦声,古音在十四部,今音闷者在十三部,两部也通转最近。《大学》于戏,戏音羲。《诗》烈文作于乎,证以抑篇两音于乎小子。前者《文选·出师表》李注,后者《离骚》王注,都引作呜乎,云汉王曰于乎,《繁露郊祀》也引作呜呼。《说文》部首鸟孝鸟也,孔子曰,乌呼也,取其助气,故以为乌呼。象古文乌省,兮部乎语之余也,从兮,象声上越扬之形也,口部呼外息也。是呜为增字,于为古文,乎为乌乎之正字,呼戏都是假借字。《广韵十虞以戏为古文呼字,此说不正确。今不云音乎音呼者,戏、羲都是许羁切,在十七部,为音同,乎则户吴切,呼则荒乌切,在五部,为音近。范氏辨别甚细。古者短言于,如《尧典》于鲧哉。《诗》文王于昭于天,于缉熙敬止,是长言于乎,抑及云汉是。由此可知,呼也是假借字。徐邈亦音羲,或各有所本,或不谋而合,其它也都可以寻绎。史称其好学,手不释卷,大概韵学之至于此。此书有玉函山房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藏征录

    不著撰人。据说为嘉庆时四川派往两藏粮务通判所撰。主要记载西藏的情况,于宗教源流记录尤详。

  • 善诱文

    一卷。宋陈录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录生平事迹不详,书中自称丹穴老人。此书皆记载劝人行善之语,多为通俗易懂之文。劝人行善,反对作恶,多有鉴戒之意,可资参考。卷首有嘉定十四年(1221)其弟陈炼所作《序言》

  • 周易解翼

    十卷。清上官章撰。上官章字暗然,乾州人。此书成于雍正五年(1727)。自称总共二十六次易稿。大旨本于京房的纳甲之法,而以八宫经纶错综为脉络。一切旧图都摒弃不用,颇为洁净不支。但是,上官章不用古图,而又

  • 六经类聚

    四卷。明徐常吉(详见《事词类奇》撰。陶元良续增。其书以六经之语分类为十八门,以备习文者选用。

  • 散花庵词

    一卷。宋黄升撰。黄升字叔旸,号玉林,又号花庵词客;因其居有玉林,又有散花庵而名之。毛晋刊本以升(昇)作昃,以叔旸(暘)作叔阳;而诸本实多作黄升。考《花庵绝妙词选》旧传刻本,题为黄升;魏庆之《诗人玉屑》

  • 关右经籍考

    存十一卷。清邢澍撰。邢澍(1752-1822),字雨民,号佺山,一作佺山,阶州(今甘肃武都)人,乾隆五十五年(1790)进士,官至江西南安知府。博学洽闻,家藏图书逾万卷,尤善史表、史志之学。此编初名《

  • 万寿仙书

    四卷。清曹无极(生卒年不详)编撰。曹无极,字若水,金坛(今属江苏省金坛县)人。编撰有《万寿仙书》四卷。此书裒辑调息导引之法,又采入崔子玉《座右铭》、范尧夫《布衾铭》。此书强调守静默、寡嗜欲为黄老养生之

  • 中麓画品

    一卷。明李开先(1502-1568)撰。李开先字伯华,号中麓。山东章丘(今山东章丘)人。嘉靖八年(1529)进士,官至太常侍少卿。曾上疏指责朝政,罢官家居近三十年。李开先与当时的王慎中、唐顺之、陈东、

  • 伤寒兼证析义

    一卷,清张倬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倬字飞畴,江苏吴江人。张登之弟。其父张璐为当时名医,对伤寒颇有研究,著有专书论伤寒。张倬幼承家学,以医闻名。曾与其兄张登参订由父亲诠次的《伤寒缵论》、《伤寒绪论》。此书

  • 小苏潭词

    六卷。清蕉南旧史撰。蕉南旧史姓谢,字椒石,号蕉南旧史。生卒年不详,约为嘉庆、道光间人。贯藉亦不详。据该书自序云,“束发就塾,间习声诗”,稍长“巵词脞说,余情度曲”,填词“墨守姜、张、膏霑周、史”宋代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