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经释例

礼经释例

十三卷。清凌廷堪(1755——1809)撰。廷堪字次仲,号仲子,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,乾隆五十五(1790)年进士,官至宁国府教授。事迹具《清史稿》本传。书首有凌氏自序,大抵言礼经之例于治经很重要,凌氏积十余年之功,数易其稿,乃成是书。凌氏将礼经之例分为八类,即通例、饮食之例、宾客之例、射例、变例、祭例、器服之例、杂例。书凡十三卷,卷一为通例上,自“凡迎宾,主人敌者于大门外,主人尊者于大门内”至“凡君与臣行礼,皆不送”;卷二为通例下,自“凡接受之礼,同面者谓之并授受”至“凡设席南乡北乡,于神则西上,于人则东上;东乡西乡,于神则南上,于人则北上”;卷三为饮食之例上,自“凡主人进宾之酒谓之献”至“凡献工与笙于阶上”;卷四为饮食之例中,自“凡一人举觯为旅酬”始至“凡燕礼使宰夫为主人,食礼,公自为主人”;卷五为饮食之例下,自“凡醴皆设木四,用笾豆”至附《仪礼释牲》上下二篇;卷六为宾客之例,自“凡宾至使人郊劳”至附《觐义》一篇;卷七为射例,自“凡射皆三次”至附《射礼数获即古算位说》一篇;卷八为变例,自“凡始卒”至附《封建尊尊者考》一篇;卷九为祭例上,自“凡士祭尸九饭“至”凡祭尸不就洗,别设槃待之’;卷十为祭例下,自“凡傧尸之礼”至附《诗·楚茨考》;卷十一为器服之例上,自“凡所以冯者曰几”至“凡取失之器曰福,饮不胜之器曰丰”;卷十二为器服之例下,自“凡衣与冠同包”至附《论语狐裘黄裳说》;卷十三为杂例,自“凡乡饮乡射明日息司正,略如饮酒之礼‘至“凡冠于称庙,薨于寝”。《仪礼》一书向称难读,凌氏独能荟萃仪节,条分缕析,理其端绪,考其异同,审其差别,观其会通,皆以例释之,若网在纲,如衣挈领,分类附丽,清世治《仪礼》者无与堪比。有《皇清经解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离骚中正

    (无卷数)。清林仲懿(生卒年不详)撰。林仲懿,字山甫,栖霞(今山东栖霞)人。康熙五十年(1711)举人,官至铜陵知县。卷首有《读离骚管见》数则。本书评屈原作品以儒家正统观点为标准,称屈原作品以执中为宗

  • 胡仲子集

    十卷。明胡翰(1307-1381)撰。胡翰,字仲子,一字仲申,浙江金华人。洪武初,以荐为衢州府(今浙江衢县)教授,后召修《元史》,史成,赐金帛归,其事迹具《明史·文苑传》。是集乃其门人刘刚及浦阳(今浙

  • 古律经传附考

    五卷。清纪大奎撰。大奎字慎斋,江西临川人。此书凡五卷,首列《礼记》月令,次采《吕氏春秋》仲夏纪古乐编,以为或谓周公作月令,或云吕氏所作。然《吕氏春秋》十二纪皆首列月令,故其文殊不类。又谓《史记》、《汉

  • 味根轩韵学

    见“古今中外音韵通例”。

  • 兴观集

    二卷。明瞿暹编。瞿暹生平履迹均待考。瞿暹旧藏仇远手书七言律诗三十八首,有元末明初诸人题跋。其邑人翰林修撰王希范曾以“兴观”二字题卷端,故名之曰《兴观集》。宣德三年(1428)瞿暹又乞其伯父长史瞿佑书所

  • 后汉书注考证

    一卷。清何若瑶(详见《汉书注考证》)撰。《后汉书注考证》共八十条,每条证注不多,却很中肯。如《光武纪》中“自是始贰于更始”,据国语注释“贰”为“二心”,何氏纠李注“离异”之误。又如“野谷旅生”,据《尔

  • 三订四书辨疑

    七十卷。清张江编辑。张江字百川,江西南城(今江西南城)人。官至翰林院编修。是书辨疑二十二卷,辨疑补一卷,绪余录二十卷,绪余录补三卷,识小录十卷,武备编四卷,乐器编五卷,拾遗十卷。每种均有自序。所辨,若

  • 问经堂丛书

    十八种,三十一卷。清孙冯翼编辑。孙冯翼字凤卿,一作凤埔,承德(今辽宁沈阳)人。其人笃嗜古书,受孙星衍熏陶甚深,其父曾官江南藩司,余事不详。本书并非同时同地付刊,约当嘉庆二年至七年,刊于山东江南等地。所

  • 周易外传

    ① 七卷。清王夫之(生平事迹详见《周易稗疏》条)撰。其所著《周易内传发例》中称,乙未于晋宁山寺始为外传。乙未为顺治十二年(1655)。自谓“外传以推广于象数之变通,极酬酢之大用。”其时,王夫之从永明王

  • 诗所

    五十六卷。明臧懋循(生平见《唐诗所》条)编。临朐(今山东潍坊)冯惟讷曾辑上古至三代诸诗为《风雅广逸》,又增以汉、魏迄于陈、隋诸诗,总名为冯《古诗纪》。懋循是编,实据冯惟讷稿本。冯惟讷书以诗隶人,以人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