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经笺

礼经笺

十七卷。清王闿运(详见《周易说》)撰。是书《丧服》第十一行王氏笺下,有“代丰学”三字,因此,“笺曰”外往往有“学曰”,大概是其子说。此书前后没有序和跋。本书有时能够恰当地辨驳郑说。认为《士昏》席于北方为奥北,非北鄘下《记》士受皮者为大夫贵臣,非中士下士。《乡饮记》乡朝服而谋,宾为此礼直称乡,非谓乡大夫。《燕礼》左右正为书之左右携仆。《记》之仆人古射人左,非乐人正仆人正。《记》苟敬为苟自急敕,固执臣礼;不肯即位,乃趋就诸卿之班,非且假之义。《大射》遂比三耦为大夫时未降,非在门右,司射先反位为上言公卿适次继三耦。又言适次命三耦三耦不在次外,非未有次外位。以上所说非常适合经旨,匡正郑误。也有辩驳郑说而不恰当之处。《士冠》玄端玄裳节,本书认为玄端去裳是玄端服之正义,其黄裳杂裳是缘类许可之辞。郑认为上士玄裳,中士黄裳,下士杂裳,当然不正确。今天认为玄裳当士,黄裳大夫之子,杂裳世子,尤其不伦。《士相见》以君命使节,当以则不称寡大夫为句,士当作使,郑于则不称寡绝句,当然不正确。今引《玉藻》为证,则士上必添“公”字,士下必添“摈”字乃明。且同一奉使,而寡大夫寡君之老,上下分属,更难据信。《乡饮记》缩霤,用古文缩为蹙例之,大概认为近于霤。郑云缩纵也。霤以东西为纵,当然不正确。今以缩为指县而言,则经义初不及乐县。《乡射记》大夫画以虎豹,士画以鹿豕。大概认为大夫或虎或豹,士或鹿或豕,郑云臣画二,当然不对,今谓王国侯国大夫士异等,也是曲说。《丧服》传妾不得体君,为其子得遂,又日得为其父母遂。此恐人疑妾不得体君,有尊厌之嫌,特言妾虽不得体君,而于其父母及其子自得遂,以明妾于其旁亲有不服也。郑以女君比例,反疑传误,当然不对。今一则曰妾服同君,故言不得体,以降为体,一则曰姜贱不敢服父母,父母也不服人妾以别嫌,更属支离。《特牲》主人更爵酌醋,古文“更”写作“受”,这里应当依从古文写作“受”。酌醋别为一事,凡致爵必受爵,其酌醋不受爵,因而,经往往言受爵以别醋。郑云主人更爵自酢,当然不对。今以古文为正确,认为更爵不待言,足以订正郑说。但不知酌醋与受爵是二件事。下文致主人主妇更爵,更应当根据古文写作“受”。此类知一不知二,所见未融。此书对郑说辩驳也有失误之处。《燕礼》当东霤。郑云亦南北,以堂深。本书认为殿屋四向流水,所谓四阿,乃谓霤出檐以覆阶,无所谓南北东西,则经何以云东霤。媵觚于公,郑认为觚为觯之误。本书根据酬礼皆用觯定之,凡经中觚觯字常常互误。郑参校古今文,逐一订正,极其精审。乃引梓人献以爵而酬以觚相难,则彼文觚字也应当为觯。郑彼注及异义驳,讲得极其清楚,不应该熟视无睹。又引《论语》“觚不觚”,而认为觚如觯,郑不知而反谓之误。则觯或作觝,角旁氏瓜相乱,与觚不觚无涉。《聘礼》展夫人之聘享节。郑云上介不视。大概认为亦如之者,亦如上拭圭执圭试璧展璧舍币诸仪,不关上介视之在内。乃谓既毕展,贾人告毕,乃展群币,则上介既视,就不必贾人再告而转告于宾。黍清。郑云白酒也。凡酒,皆有清白,以黍间清白者互相备。本书认为即士虞之酒。所谓以新水酿此酒者,也即内则清白之白。所谓事酒昔酒者,此之清,即彼之清白,乃以为即醴,则与诸文无一可通。《记》十六斗曰。郑云今文为逾。此逾即俞之假借字,乃谓《论语》写作庾,则庾为二斗四升,其正字应当写作斞。《观礼》古肉袒。郑云刑宜施于右。此大概扼重右字。诸侯述职待罪,观享毕,乃右肉袒以告听事。下云,伯父无事。两事字相应,乃谓肉袒者射容,则射礼皆左袒,何眯眯乃尔。《丧服》公士大夫之众臣。郑云士卿士也。此据下传公卿大夫为义,以卿释士,乃认为卿不能称士,公士在官为属吏,并非私臣,则《诗》、《书》多言卿士,况且属吏不能列在大夫之上。传一溢米。郑云二十四两为溢,为米一升二十四分升之一。此以古量极小,一升二十四分升之一,相当于今天二合稍赢,乃讥其不思之甚,认为溢即,则一视二合所少几何。《士虞切》设于西北隅。郑云所以为厌饫。大概即阳厌,乃认为误。认为隅设与绎为对文,绎以广神惠于人,设以广神惠于鬼,则未闻古有此礼。此类未足凭信,断宜从郑。至于以士冠之阈为霤水沟上所盖木右,素积为今绉,袗玄为特制之吉服。《昏礼》当阿为当隈,束帛为昏所用帛,别制二丈为两缨,为今云肩。《士相见》遍尝为遍当从呫,每尝一点,所谓点心。《乡饮》三揖为入门揖,相背揖,至阶揖,疑立为有待未定。酢主人,酢作醋,认为醋应当为作。起而进酒,诸公为方伯三监。公之遵者即前贡士老患者,若今重宴鹿鸣。《乡服》为蜡宾之服。《乡射记》纁襦为襦通繻。裂帛以缠臂配遂。《燕礼》象觚为象者君服器之名,若后世言御用。《大礼》参七十干五十为参三也,干入一也,即二。《聘礼》束锦为锦之本字,金缕交丝织之,竹簠为必加竹者,时簠簋已用陶器。不腆为不敢为主。西夹为卿大夫室制唯一夹,诸侯乃有两夹。中堂与东楹之间为四楹之堂。馔于东方,亦如之。西北上,以西字绝句。认为嫌二夹同时并陈,故曰之酉。《记》绚组为绚非古字。筮一尸为祫祭于太祖,祭四亲。《公食》宰南上为长属自为一班。《观礼》啬夫为若管人司官,四享为方国二享外,二伯又自致享。《丧服》传必有归宗,以归字绝句。缌为今纱字。《士丧》髻为死括发,异于丧括,故别制字。《既文》制币为特制五合短币。《记》浅幦之浅为虎。《士虞》坠祭,坠或作羞为羞当为差,今搓字。《记》显相为显考之妻。适尔为适近。《特牲》不诹日之诹为取。《记》棜禁为棜祭尊下兀。置器也一棜二壶,禁为堂下两尊各一禁,兀两壶。任臆妄说,犹是《周官笺》之故智。闿运以词章负盛名,恐疑误后学,始著于录,为分别论之如石。此书有光绪二十二年(1896)东洲讲舍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诗韵歌诀初步

    五卷。清倪璐辑,戈涛、刘乾用二人参与鉴定。倪璐字玉华,汉阜人。书前有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戈氏序和二十五年(1760年)刘氏序,次为凡例,包括“读诗韵法”、“识字法”、“分九音法”、“分清浊歌”等

  • 七十家赋钞

    六卷。清张惠言(1761-1802)选编。张惠言武进(今江苏常州市)人。字皋文。嘉庆四年(1799)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早年治经学,精通《周易》。善属文,工骈文辞赋,后受桐城派影响,治古文,开创了阳湖

  • 拜石词

    一卷。清朱骏声(生卒年未详)撰。朱骏声有《尚书学》。词仅十九首。盖骏声以治经余间而为之,非专力于此道。其名拜石之意,殆尊崇尧章歌曲。其词间有聪颖之句。惟误字满目,传抄者未能精校。故中间颇有违律之处。有

  • 残本经史绪言

    一卷。清朱董祥(生卒年均不详)撰。长洲(江苏苏州)人,生平无可考。著有《读礼记略》。本编名似笔记,实是文集,前面有杂论数篇,其余诸篇多谈居家礼制,而丧礼尤多,大多是用古代礼义衡量当代,与所作《读礼记略

  • 刘文恪公诗集

    四卷。清刘权之(1739-1818)撰。刘权之字德舆,号云房。湖南长沙人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)进士。嘉庆初任左都御史,上书反对地方官借采买仓谷,贪污自肥。嘉庆七年(1802)以吏部尚书兼军机大臣,

  • 芸心识余

    七卷,续 一卷。明陈其力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其力,字克相,号芸心子,通海(今云南省通海县)人。官南京户部司务。此书成于明嘉靖四十年(1561年),共七卷,分禽鸟、兽畜、龙蛇、虫鼠、鱼龟五部,分门隶事,

  • 诚斋传奇

    二十六种。明朱有燉(1379-1439)撰。有燉号诚斋,又号全阳子、老狂生、锦窠老人等。明代著名戏曲作家。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,周王朱橚长子,洪熙元年(1425)嗣封周王,死后谥为宪王,世称周宪王。有

  • 读书杂志余编

    见《读书杂记余编》。

  • 士翼

    四卷。明崔铣(1478-1541)撰,崔铣字子钟,一字仲凫,号后渠,又号洹野,安阳(今属河南)人。弘治进士,选庶吉士,授编修。因忤宦官刘瑾,出为南京稽勋主事。瑾败、召还翰林,晋侍读。后任南京国子祭酒,

  • 清远县志

    十四卷。清陈哲修,佘锡纯纂。陈哲,江南铜陵(今安徽铜陵市)人,举人,知县,雍正十三年(1735)任。佘锡纯,以岁贡任阳江训导。县志始于宋建炎三年(1129)林勋来,至康熙二十六年(1687)五度相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