畿辅水利私议
一卷。吴邦庆撰。吴邦庆,见《畿辅水利辑览》条目。道光初年,邦庆官至河东河道总督,革除河工诸弊,省国币以数万计。在职勤劳,深究水利之事。往来田间,谘询父老,而著是书。畿辅水道丛书本,取明徐贞明潞水客谈之意,设为宾主问答之辞,以尽其著述之义。其谓开西北沟洫,省东南运漕,营畿辅之水利,垄直隶之田围。建筑之事,闸坝之工,言诸备矣。
一卷。吴邦庆撰。吴邦庆,见《畿辅水利辑览》条目。道光初年,邦庆官至河东河道总督,革除河工诸弊,省国币以数万计。在职勤劳,深究水利之事。往来田间,谘询父老,而著是书。畿辅水道丛书本,取明徐贞明潞水客谈之意,设为宾主问答之辞,以尽其著述之义。其谓开西北沟洫,省东南运漕,营畿辅之水利,垄直隶之田围。建筑之事,闸坝之工,言诸备矣。
一卷。马其昶(1855——1930年)撰。马其昶字通伯,晚号抱润翁,安徽桐城人,清光绪年间官至学部主事,后任京师大学堂教习。马其昶为桐城派末期代表作家,民国时期曾参加《清史稿》的纂修工作,著有《抱润轩
见张果《黄帝阴符经注》。
二卷。《宝双璠玙斋诗词钞》二卷。清杨世谦(1871-1895)、杨霖(1870-1920)合撰。杨世谦,一字怡堂,陕西醴泉(今礼泉)人;杨霖,字仲长,广西马平(今广平县北)人,长期充任清廷封疆大吏的幕
二卷。清王士濂撰。士濂字堂溪,江苏高邮县人。士濂于《广雅疏证》原注未详或未训者,复博采群书,拾遗补阙,为之训释。多采全袒望、杭世骏、钱大昕、戴震、余萧客、段玉裁、钱绎、洪颐煊、郝懿行、朱骏声、邹汉勋、
十二卷。清张能麟撰。张能麟,字玉甲,又字西山。顺天大兴(今河北省大兴县)人,一说宛平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顺治四年(1647)进士,任浙江仁和县知县,不久升四川按察司副使。他的学术思想师承程、朱理学,著有《
一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禅门口诀》一书,是智门人弟子杂记其平时教诫及问答内容的书。全书有二十二则,约五千余言,皆说六妙门中调息治病之事。晓知出家僧人习禅坐禅应注意身
六卷。续志 一卷。清朱绪曾撰。朱绪曾(约1796-1866),字述之,上元(今南京)人,目录学家。道光举人,官至知府。平生嗜好读书、藏书,常常撰其大意,作成题记,著作甚多,《开有益斋读书志》是其目录学
不分卷。廖平撰。此书为廖平早期著作,共十八个编目。篇首是《王制义证凡例》,体现了廖平治经的根本指导思想。据廖平之孙廖宗泽《六译先生年谱》载,廖平35岁时,经尊经同人撰《王制义征》,“以《王制》为经,取
六卷。清房裔兰修,苏之芳纂。房裔兰字汉芝,河北栾城县人。康熙四十一年(1702)举人,雍正七年(1729)任阳高县知县。雍正七年房裔兰掌阳高后,以省志及其他采访所得,编成此志。《阳高县志》雍正七年(1
四卷。明毛宪撰。毛宪字式之,别号古庵。正德进士,官给事中。有《古庵文集》。毛宪在谏垣共八年,所上共三十一疏,集前有乡试策一篇,《谏垣奏草》在《古庵文集》外单独刊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