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石点头》。
四卷。旧题后汉郭宪撰,生卒年不详。郭宪字子横,汉汝南宋(今河南商丘)人,东汉初文学家。郭宪少时以东海王仲子为师,后王莽篡位,召他为郎中,赐以衣服,他把衣服烧了,遂逃往东海之滨。光武即位,召为博士,官至
四卷。清姚象申撰。姚象申字嵩岩,江西萍乡人。此书共作六十二幅图,每图后附以解释的图说。此外还有十一则图说没有配图。书中对宋元以来各家之图说广为采用。中间插入自己的观点。其第一卷有太极图、河图洛书等图二
一卷。宋顾禧(约1131年前后在世)撰。顾禧字景繁,自号痴绝叟,吴郡(今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居于光福山,闭户诵读,不求仕进。后筑室邳村,称之为漫庄。曾与吴兴施宿注苏轼诗。著有《志道集》。是集为顾禧殁
四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文言笔记小说,分若干篇,每篇各列题目,与《聊斋志异》体例相仿。所记为见闻琐事。其中有些人物轶事,如记栗毓美、黎世序、郝浴、刘燕亭、董果、甘凤池、窦尔敦、纪亮等人之事,可作为野史资料
二十卷。明吴瑞登撰。瑞登字云卿,明武进(今江苏常州)人。由贡生官光州训导。著有《两朝宪章录》、《绳武编》。薛应旂纂洪武至正德九朝事迹为《宪章录》,瑞登因辑嘉靖元年(1522)至隆庆六年(1572)凡五
十二卷。清王韬(1828-?)撰,王韬字子潜、仲弢,号紫铨,又号弢园,天南遁叟、淞北、其初名利宾,又名瀚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此文录略仿杜牧《罪言》、苏洵《权书》意旨,以拯救时弊为大体。所谓“外编
无卷数,明涂一榛撰。涂一榛,生卒年不详,字廷荐,漳州镇海卫(今福建省漳州市)人,万历三十二年(1604)举进士,由金坛令擢南京吏部郎,后官至通政司通政使,为官以清正著名。《尚友斋论古》一书把从春秋时期
二十二卷。清王先慎(生卒年不详)。王先慎,字慧英,长沙人,官道州训导,著《韩非子集解》二十二卷。王先慎认为《韩非子》“旧注不备,且有舛误,近儒多所匡益”《续四库全书提要》,便依自己的看法,撰成《韩非子
二十回。原刻本不题撰人,有天花藏主人序,观其内容实为作者自序。后来刊本有题“荑秋散人”、“荑狄散人”、“荻岸散人”、“夷荻山人”者。清代有人认为作者是康熙年间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张匀或张劭,但证据不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