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琼林雅韵

琼林雅韵

一卷。明朱权撰。朱权(1378-1448)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,自号臞仙,别号涵虚子,又号丹丘先生、大明奇士。封宁献王,初封大宁,永乐初改封南昌。卒谥献。长于戏曲理论,尤精音律。另著有《太和正音谱》。此书成于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。《小学考》云:“《浙江采集书目》云:《琼林雅韵》一册,明宁献王权撰。删并卓氏《中州韵》,存十九字母,各系于四声下。”《善本书室藏书志》于《琼林雅韵》目下注云:“前有自序云:卓氏著《中州韵》,世之词人歌客,莫不以为准绳。予览之,卓氏颇误脱;因琴书清暇,审音定韵,凡不切于用者去之,舛者正之,脱者增之,自成一家,题曰《琼林雅韵》。”二家皆谓《琼林雅韵》是改订卓氏《中州韵》而成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谓“是书凡分十九韵,大抵袭周德清《中原音韵》体例”,认为是删并周书而成。朱氏《琼林雅韵》与《中原音韵》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,因为卓氏《中州韵》是据《中原音韵》而加以厘订编写的,《琼林雅韵》所据即或是《中州韵》,也是间接依据《中原音韵》。是书虽分十九韵部,但标目完全改变。其目如下:一穹窿、二邦昌、三诗词、四丕基、五车书、六泰基、七仁恩、八安闲、九鸾、十乾元、十一箫韶、十二珂和、十三嘉华、十四砗、十五清宁、十六周流、十七金琛、十八潭岩、十九恬谦。韵目用字力求典雅,很符合朱氏身份。此书平声不分阴阳,是《洪武正韵》之后,取消平声阴阳的第一部曲韵,大约受《洪武正韵》影响所致。后来王文璧《中州音韵》等书也合阴阳于一类,沿袭了《琼林雅韵》的作法。此书字数加多,全书除“穹窿”残阙上去与“邦昌”残阙平声无法计算外,共收录八千一百六十七字,较周卓两书增加很多。周卓书均无注释,此书则每字皆加注字义,这点亦为王文璧书所仿效。赵荫棠《中原音韵研究》云:“《琼林雅韵》一书在中国已不多见,惟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尚存一部,即钱塘丁氏所旧存者。”此书版本情况不详,清人大约没有重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薛君韩诗章句

    二卷。世称汉代薛汉撰。清代马国翰辑。据《后汉书·儒林传》,薛汉一家世习韩诗,汉少传父业,父子均以研究《韩诗章句》著名。又称薛汉弟子杜抚为薛汉撰著的《韩诗章句》题名为《薛君韩诗章句》。马国翰在编辑此书的

  • 广雅

    十卷。三国魏张揖撰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云:“揖字稚让,清河(今河北临清县东北)人,太和(227-233年)中官博士。后魏江式《论书表》曰:‘魏初博士,清河张揖著《埤仓》、《广雅》、《古今字诂》。究诸

  • 增修万县志

    三十六卷首一卷,清王玉鲸、张琴修,范泰衡纂。王玉鲸,曾任万县知县。张琴,曾任万县知县。范泰衡字宗山,隆昌人,举人。万县志创修于乾隆初县令刘乃大,道光间丁凤泉、咸丰间冯卓怀先后增修,然均讫未成书。自王玉

  • 蘉古介书

    无卷数。明黄禺金(生卒年不详)、邵暗生(生卒年不详)编。二人生平事迹均不详。此书分作前后二集,前集收书十五种,即丰坊之《大学古本》一卷、《大学石经古本》一卷、《伪三坟》(一名为《古三坟》)一卷,晋郭璞

  • 历代名人年谱

    十卷。清吴荣光(见《筠清馆金文》)撰。该书仿司马迁《史记·年表》之例,起汉高祖元年(公元前206年),迄清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。以纪元为大一统,割据僭号者附录,月以系时,时以系事。举帝纪之要,荟

  • 月河精舍丛钞

    五种,四十七卷。清丁宝书编。丁宝书字葆书,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丛书选书比较认真,所收五种都是颇有价值的著作。许正绶《安定言行录》二卷由于战乱,已散乱零落,丁宝书反复辑校,才最后编定。《风

  • 声谱

    二卷。清时庸劢撰。庸劢字时臣,单父(山东单县)人,生平不详。是书吴重憙序云庸劢专心音学,拟仿顾氏意,著《声学十书》。光绪十八年(1892年)先后刊成《声谱》、《声说》二种。书刻于河南,流传甚稀。其《声

  • 音调定程

    不分卷。清缪阗(生平事迹见《律吕通今图说》条)撰。此书以花甲音调与河洛卦爻衍为定程六十格,又取叶怀庭《纳书楹谱》或一二曲或六七曲为式。自谓列声律之阴阳,分别时日之宜忌,以资利用。其凡例云:俞荣宽据理以

  • 杜诗通

    十六卷。《本义》四卷。明张綖(约1528前后在世)撰。张綖,字世文。《千顷堂书目》作字世昌,疑传写误。高邮(今属江苏)人。正德八年(1513)举人,官至光州知州。著有《南湖诗集》、《诗余图谱》等。是编

  • 南京户部志

    二十四卷。明谢彬撰。谢彬,福建龙溪(今龙海)人。嘉靖二十三年(1544)进士,任南京户部贵州司郎中,后出知广州。擢山东按察副使,备兵曹濮,诸盗就擒。罢归,知府罗青霄延修府志。著有《爱吾堂摘稿》。本书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