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玉环厅志

玉环厅志

十四卷,首一卷。清杜冠英、胥寿英修,吕鸿焘纂。杜冠英署同知。胥寿英同知。吕鸿焘新昌举人。玉环孤悬海外,其地旧属乐清、太平,明代曾几次弃之。清雍正间,设立厅治,始创志四卷。最初无文献可寻,有之也在乐清、太平两县志中。清代二百余年,休养生息,文化渐昌,此志之作,亦遂斐然。此志光绪六年(1880)刻本。卷一舆地志,目为沿革、星野、疆域、形胜、山水、古迹、冢墓、物产。卷二建置志,目为城池、公署、仓廒、邮传、税关、都里、街市、桥渡、坊表、附以恤政。卷三版籍志,目为户口、田赋、盐法、外赋、经费。卷四风俗志,目为土习、民事、日用、礼仪、岁时、附以气候。卷五水利志,目为海塘、陡闸。卷六祠祀志,目为坛庙、祠寺、庵观。卷七学校志,目为学宫、书院、义塾、乡塾、考棚、宾兴、祀田。卷八军政志,目为营员、兵额、器械、军局、教场、汛防、营房、战舰、海防、险要、潮候、风信。卷九职官志,目为同知、训导、巡检、参将、守备、名宦留绩。卷十人物志,目为仕进、名臣、介节、忠义、孝友、义行、文苑、隐逸、寓贤、方外。卷十一选举志,目为进士、举人、贡生、征辟、武科、封荫。卷十二列女志,目为节耆、贞女、列妇。卷十三艺文志,目为书目、碑碣、文编、诗编。卷十四杂记志,目为祥异、寇警、辨讹、存疑、杂事。此志广搜博采,内容较丰。其军政志除兵额、险要等常见内容外,尚有潮候、风信、战舰等项目,地方性和军事性色彩十分浓厚。现有清光绪十四年(1888)胡钟骏续增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医学真传

    一卷。清高世栻(详见《素问直解》)撰。高氏认为“经论之道,遂失其传,舛谬纷纭”,故为其弟子“讲学论道”,使学者“知医之传有其真”。此书即高氏教授门人之言,由其弟子王嘉嗣等据其讲稿整理而成。全书约四万字

  • 敦行录

    二卷。清张鹏翮(1649-1725)撰。张鹏翮字运青,号宽宇,又号信阳子,四川遂宁人,祖籍湖北麻城。1670年中进士,1680年授苏州知府,1688年清廷派以索额图为首的使团前往色楞格与俄国使团商谈边

  •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

    十卷。清刘逢禄(详见《尚书今古文集解》)撰。刘逢禄是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庄存与的外孙。庄存与治《公羊春秋》,著有《春秋正辞》,兼采众家,而以《公羊传》为主。刘逢禄受庄存与的影响,精通《春秋公羊传》,撰成

  • 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

    四十种,八十一卷。清赵之谦(1829-1884)编。赵之谦字益甫,又字撝叔,浙江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屡试不第。光绪末年,沈氏鸣野山房藏书散出,所存精本多数转到其友杨器之手里。赵之谦便常常借阅钞留,先

  • 正修录

    三卷。清代于准撰。于准字莱公,永宁(今属山西)人,官至贵州巡抚。此书根据清代于成龙(作者之父)《杂钞》手稿与蔡方炳所撰的格言集《愤助编》增改而成。此书共摘录历代诸儒家计一百三十人的修身处事格言,不分门

  • 春秋国都爵姓考

    一卷。补一卷。清陈鹏撰,曾钊补。陈鹏字鹿苹,嘉善(今浙江嘉善)人。曾钊字勉士,南海(今广东南海)人。清代学者顾栋高《春秋爵姓存灭表》分国按年编排,将有爵无姓者也杂载于其中,难于检索。陈鹏将春秋一百二十

  • 合州志

    ①十六卷,清周澄修,张乃孚纂。周澄,江口人,曾任合州知州。张乃孚,字西村,群孝廉。合州志始于乾隆十三年(1748)知州宋锦。又四十年,知州左修绪谋续为之,以属邑人刘世仪而延安居太史王汝嘉总其事。旋左去

  • 王文僖公行述

    一卷。清王宗诚撰。宗诚安徽青阳人,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进士,官任礼部右侍郎。此书所记为其父王懿修事迹。懿修字勖嘉,号春甫,后更号为春敷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,卒谥文僖。书

  • 中庸管窥

    一卷,明廖纪撰。廖纪事详《大学管窥》。此书将《中庸》分为二十五段,与朱熹《中庸章句》相同的仅十四段,余皆不同。比如以“中庸其至矣乎”以下二章为第三段,以“道其不行矣夫”二章为第四段,以“人皆曰子知”二

  • 阅书随札

    一卷。清章学诚撰。此书是作者在阅读唐、宋、明人文集时,随笔记录其中主要史事而成的札记,以供查检引用。作者在札记中直接摘录的大约一百一十余种原文前后,没有案语和论述,但总集及后半部分涉及唐宋短文、清代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