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满汉合璧内阁票本式样

满汉合璧内阁票本式样

不分卷。是书为清内阁票拟通本式样及部本式样,亦名《丝纶》。无辑录人姓名,亦无撰刻年月。清内阁票拟本章,要求满汉字并用,是书即为求其彼此相合,将一些通行要语辑录为巾箱小本,以备票拟时用。清朝初年,即有这类成书。以后政务日繁,新的语汇日渐增多,所以要随时充实。至光绪二十五年(1899)三月初八作最后修订,题名《满票签通本式样及部本式样》,总题《丝纶》,是编将内阁历届纂订满汉合璧通本、部本、票签式样,择要录为一册。其中各省将军、督抚、提镇、学政,顺天、奉天府尹、盛京五部本章俱送至通政司,由通政司送阁,称为通本,六部本章及各院、府、寺、监、衙门本章,附于六部之后,称为部本。是书对票拟的内容、程序、形式都做了具体介绍,是了解清代行政机构如何运作和赏罚升黜标准的重要著作,仅有钞本传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遵主圣范

    四卷。法国人田类思(生卒年不详)译。田类思为天主教士,同治年间任北京主教。起初,阳玛诺译《基督范》为华文,题曰《轻世金书》,已著录。嗣后续有译本,题名各异。此本亦其别译,书成于同治十三年(1874),

  • 张北湖年谱

    一卷。清张京颜编。京颜、清中时人,系谱主之子。谱主张朝晋(1672-1754),字莘皋,号北湖,浙江海宁人,诸生,四十岁后即不应试。平生研究理学,最推崇张履祥。曾刊印《杨园言行见闻录》,又搜编杨园未刻

  • 四书翊注

    四十二卷。清刁包撰。刁包详《易酌》条。本书计《大学》五卷、《中庸》三卷、《论语》二十卷、《孟子》十四卷。于《大学》的三纲领、八条目诠解颇为详细,又以为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皆为格物之书,故对“格

  • 卤底丛谭

    一卷。清代况周颐(1859-1926)撰。况周颐原名周仪,字夔笙,号蕙风,广西临桂人。光绪优贡生。曾任内阁中书。一生以词为专业,尤精于词论,与王鹏运、朱孝臧、郑叔问合称为“清末四大家”,著有《蕙风词》

  • 文竽汇氏

    二十四卷。明付作兴(生卒年不详)撰。付作兴字廷用。建昌(今属四川)人。此书汇辑古来姓氏,并兼载古来人物。分君姓、臣姓、诸侯、大夫、公族、补遗、复姓。各标目上阑,而下附偶语一二联。自序云:文本于氏,正文

  • 隶辨

    八卷。清顾蔼吉(生卒年不详)撰。蔼吉字畹先,号天山,又号南原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以岁贡生充书画谱纂修官,任仪征教谕。善画山水,精缪篆八分书。顾氏《自序》云:“《隶辨》之作,窃为解经作也。字不辨,则

  • 壑舟园初稿

    一卷。清王瑬(1786-1843)撰。王瑬字子兼,初名仲瑬,一字亮生。吴县东洞庭山(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西洞庭山)人。王瑬还著有《乡党正义》、《四书地理考》、《钞书刍言》,辑有国朝文述等。王瑬明经文章

  • 四书典故核

    不分卷。清凌曙撰。凌曙字晓楼,江苏江都(今江苏扬州)人。是书论礼者居大半,对四书中汉说当从者数十事加以推广,捃摭经传,极其繁博,而意主审慎,不欲多所辨难。是书不及人物、舆地。书中释“菉竹”,据《韩诗》

  • 万事足传奇

    二卷。明冯梦龙(1574-1646)撰。梦龙字犹龙,又字耳犹,号翔甫,别署龙子犹、姑苏词奴、墨憨斋主人。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崇祯初贡生,官丹徒训导,寿宁知县。梦龙才情跌宕,诗文藻丽,尤明经学,著述颇

  • 说唐诗

    二十二卷。清徐增撰。徐增,字子能,长洲(今属广东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有《说唐诗》、《重编灵隐寺志》等。是集为唐诗注解本。所录唐诗三百余首。一一推阐其意。徐增曾与金金人瑞(圣叹)游,故从人瑞评唐人律诗“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