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游金牛山记

游金牛山记

一卷。清潘耒撰。潘耒,参见《游南岳记》条。潘耒游至龙阳,闻县令余若山言金牛山之胜,欣然前往。山在县南,距六十里地。金牛本古名道场,形势雄伟轩豁,为历代祖庭,但已芜废百年,僧迹几绝。当时住持鹤岩,二十七年未曾下山。一坚苦笃行老僧来主其寺,始稍修葺殿宇,规模宏远,但仍不及旧时二三。此记共记八景,类多琐细。其记入山夹道枫树,连绵三十余里,十月经霜红叶,如行云锦中,饶有佳趣。秋景犹如匡卢春色,山经蒙密,路少幽峭,过几小岭,忽见平原,遥山连绵绕其外,隐隐如大环,环中村落相望,鸡犬桑麻,别一世界。寺在半山,一望能收,可称绝境。是记惟不记年月,观其所述,则在游衡州、永州之前。此书收入《小方壶斋舆地丛钞》第四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幼学切音便读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姓氏,附刊于《切音捷诀》之后,详见“切音捷诀”。

  • 德平县志

    ①四卷。清戴王缙修,刘胤德纂。戴王缙字绅黄,渤海沧州人,康熙八年(1669)进士,九年(1670)任德平县知县。刘胤德字孟采,一字克滋,号默斋,邑人,顺治二年(1645)举人,三年(1646)进士,曾

  • 续表忠记

    八卷。清赵吉士(1628-1706)撰。赵吉士字恒夫,号渐岸,又号寄园、天羽,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旅居钱塘(今浙江杭州)。顺治八年(1651)举人,官至户科给事中。著述颇多,除本书外,尚有《魏忠贤始末

  • 瞻衮堂文集

    十卷。清袁钧(约为乾隆间人)撰。袁钧字秉园,号陶轩,一号西庐。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袁钧生有异禀,七岁能诗,其诗被秀水郑虎文所赞赏,后收为徒。二十补县学生员,三十五试擢高等食廪饩,旋受知于学使仪征阮元

  • 刘两峰集

    见《论学要语》。

  • 读仪礼记

    二卷。清张惠言(详见《周易虞氏义》)撰。上卷自《士冠礼》筮日主人朝服一节,至《大射仪》,祝史小臣师亦就其位而荐之一节。附:此经诸官始入不言位,而其后可见,及注明言之者。下卷自习夫人之聘享一节,至《有司

  • 天问天对解

    一卷。明杨万里(1127-1206)撰。杨万里,字廷秀,号诚斋,江西吉水人。宋高宗时进士。历任太常博士,宝谟阁直学士。孝宗时任广东提举平茶盐、提点刑狱等职。正直爱国,主张抗金。曾屡次上书指摘朝政,忤权

  • 浮山小志

    三卷,附史传事略一卷。清黄培芳撰。黄培芳,字香石,广东香山人。罗浮山在惠州博罗县。道书所称第七洞天、第三十二泉源福地也。罗浮二山,判自分水。凹之西为罗。凹之东为浮。观其全势,则罗浅而浮深。征诸旧闻,又

  • 四镇三关志

    十卷。明刘效祖撰。刘效祖,字仲修,武功左卫人,嘉靖二十九年进士。官至陕西按察司副史。善诗,其作流传甚广。所谓四镇者,蓟、昌、保、辽也。三关者,紫荆、居庸、山海也。《四镇三关志》明万历间刻本。其目录依次

  • 学斋占毕

    四卷。南宋史绳祖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史绳祖字庆长,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早年从学于魏了翁,官至朝清大夫直焕章阁,主管成都府玉局观。勤奋好学,经史百家之书,无所不读。此书卷首自谓:“余少之时,将求多能,蚤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