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清秘述闻

清秘述闻

十六卷。清法式善(1753-1813)撰。法式善,字开文,号时帆,蒙古乌尔济氏,隶内务府正黄旗。原名运昌,高宗为其改名法式善,即满语“勤勉”之意。曾筑梧门书屋,学者又称梧门先生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)进士,授翰林院检讨,提国子监司业,迁祭酒。官翰林最久,熟谙清代制度,尤详于科举制度。著有《槐厅载笔》,已著录,尚有《陶庐杂录》、《荐素堂诗文集》,又编时人诗,成六十余卷的《湖海诗》。本书为科举考试专书,作于嘉庆四年(1797)。主要记载清代乡会试考官、同考官及各省学政等情况。清翰林院署有清秘堂,故本书取以为名。卷一至卷八为乡会试考官,卷九至卷十二为各省学政,卷十三至卷十六为会试及顺天乡试同考官。所列各考官、学政,自顺治二年(1645)乙酉科始,至嘉庆三年(1798)戊午科止。所载皆列现官、科分、里贯,每科附列试题,兼载一甲、会元、解元名氏。本书之编乃清代之首创,保留了丰富的资料,可补《会典事例》之缺。对研究清代考官的设置、变迁,试题的内容,以及乡会试榜首的情况,都是重要史料。与作者另一书《槐厅载笔》并称“科名故实二书”。有嘉庆年间刻本、光绪十五年(1889)刻本、油印本。今有中华书局1982年5月版标点本,与王家相等《清秘述闻续》、徐沅等《清秘述闻再续》合为一书,称《清秘述闻三种》,列入《清代史料笔记丛刊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同异录

    二卷。明陆深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陆深初名荣,字子渊,号俨山。弘治进士。嘉靖(1522一1566)间,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,官至詹事府詹事。善文章,热心史学。著述繁富,有《南巡日录》、《北还记》、《淮封日记

  • 苏山集

    二十卷。明陈柏(1506-1580)撰。陈柏,字子坚,一字宪卿,号苏山,湖北沔阳(今仙桃)人。嘉靖二十九(1550)进士,授兵部主事,历郎中,以忤严嵩外补为以西副使。著有《兄南江阁诗选》、《文选》、《

  • 复堂词话

    一卷。清谭献(1832-1901)撰。谭献原名廷献,字仲修,号复堂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同治六年(1867)举人。屡应礼部试不第。曾入福建学使徐树藩幕。历任秀水县学教谕及安徽歙县、全椒、合肥、宿松知

  • 雪石堂诗草

    清刘尔(约1681年前后在世)撰。刘尔字敬又,一字雪石,宜君(今陕西宜君)人,生卒年不详。博极群书,力耕自给。康熙十八年(公元1679)曾被荐举“博学鸿儒科”,力辞不就。此集诗不分卷,其诗刻意摹仿杜甫

  • 新义

    一卷。吴刘廞(生卒年不详)撰,有些史籍类书又写成刘钦、刘欣、刘歆撰,皆以形近而字误。关于作者的生平事迹,史书记载极略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杂家类云:“梁有《新义》十八卷,吴太子中庶子刘廞撰,亡。”新旧《唐

  • 齐东野语

    二十卷。宋末元初周密(1232-1298)撰。周密字公谨,号草窗、苹洲、四水潜夫、弁阳老人等。原居济南(今属山东),金人灭北宋,迁居吴兴(今属浙江)。早年随父往来闽、浙等地,为临安府幕属,后监和剂局、

  • 春秋辑传辨疑

    无卷数。清李集凤撰。集凤字翙升,山海卫(今河北秦皇岛市)人,曾任洛阳县丞。《畿辅通志》称集凤历三十年,凡四易稿,然后成《春秋辨疑》六十五卷;而此书未分卷帙,多达五十二巨册,大约属作者未曾编定之稿。此书

  • 夏小正校正

    二卷。清孙星衍(详见《尚书今古文注疏》辞条)撰。书首有自序,略言:“夏时古书,存者惟《尚书·禹贡》、《甘誓》及《山海经》,(今晋梅赜所造《五子之歌》《允征》,后刘炫所造《连山》,皆不足征)。孔子欲行夏

  • 墨娥小录

    无卷数。明无名氏撰。主要杂记修真养性等。其中卷三题为“饮膳集珍”,卷八题为“种植怡情”,卷十三“禽畜宜忌”均属农学方面内容,还有文府、博古、艺术、历法、香谱、牙牌、汤茗、医法、悟真、丹房、方术等方面内

  • 烬余稿

    六卷。明颜木撰。生卒年未详。颜木,字维乔,湖北应山人。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。除许州知州,攻亳州(治在今湖北亳县)知州。《明史·文苑传》附在王廷陈传末。著有《随志》二卷,此书不题撰人姓名,序后亦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