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清三流道里表

清三流道里表

不分卷。清阿桂(1717-1797)等奉敕修。阿桂,章佳氏,字广廷,号云崖。满洲正白旗人。举人出身。历任伊犁将军、吏部尚书、武英殿大学士、军机大臣。是书不分卷数,以奉天、直隶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五省为第一册,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福建、山东五省为第二册,山西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五省为第三册,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四省为第四册,分二千里、二千五百里、三千里,开列三等流犯应流放地方表。书前有刑部清修三流道里表的奏疏,下为凡例十四则。此书乾隆二十年(1755)始修,后经修订颁行。乾隆四十九年前后再次修订。有乾隆官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识规矩颂

    一卷。唐代玄奘(600-664)撰。玄奘,俗姓陈,本名曰祎,河南洛州缑氏县(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境)人。他的曾祖、祖父都是官僚,到他父亲陈惠,却潜心儒学已不再为官了。少时因家境困难,跟他二兄长捷法师住洛阳

  • 易义原则

    七卷。易义附编五卷。清张瓒昭撰。张瓒昭,生卒年不详。字斗峰。湖南平江人。嘉庆六年(1801)优贡,道光十五年(1835)举人。官东安训导。所著除此书外,尚有《经笥质疑》、《书义原古》等。此书所列多怪异

  • 古今韵分注撮要

    五卷。明甘雨撰、陈士元注。甘雨字子开,永新(今江西永新县)人。万历五年(1577年)进士,由翰林院检讨,谪德安府推官,迁南京刑部郎中。是书博采经史子诗赋中通叶之字,详注出典,依今韵一百六部分隶之,并注

  • 林泉高致

    见《林泉高致集》。

  • 阳明先生别录

    十四卷。明王守仁(1472-1529)撰。守仁为明代诗文作家、哲学家。字伯安,自号阳明子。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弘治十二年(1499)进士,授刑部主事,改兵部。因忤宦官刘瑾,杖阙下,谪贵州。后起为南刑部

  • 易经一谈

    无卷数。清王俶撰。王俶字善思,彭山人。其书大旨以程《传》与《本义》互相发明,不容偏废。坊本依照费、王之次序,已错乱经文。又只载有《本义》而不及《程氏易传》,注不全而解更加艰难,因此遵从朱子十二篇旧有次

  • 林外野言

    二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元郭翼(1305-1364)撰。翼字羲仲。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自号东郭生。又称野翁,而名其集为《林外野言》。翼另著有《雪履斋笔记》。翼学识渊博,终生不得志,故偃蹇学官,刻意于诗文。

  • 博野县志

    ①四卷。清王国泰修,刘声等纂,韩维基续纂。王国泰,字开先,辽东益州人,曾任博野县知县。韩维基,字只君,山东淄川人,曾任博野县知县。《博野县志》康熙十五年(1676)刻本,共四卷。卷一,疆域、沿革、星野

  • 牧鉴

    十卷。明杨昱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昱,字子晦,别号东溪,汀州(今福建省长汀县)人。其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采录经史百家之言有关政治者,汇辑成帙,共十卷,分为治本、治体、应事、接人四类。每类下又各有子目,四类

  • 赵岐三辅决录挚虞注

    一卷。清黄奭辑。《隋志》载《三辅决录》七卷,太仆赵岐撰,挚虞注。《后汉书·赵岐传》载,岐著《三辅决录》,传于时。章怀注引《决录序》云:“近从建武以来,暨于斯今,其人既亡,行乃可书,玉石朱紫,由此定矣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