涉江诗选
七卷。明潘之恒(约1570年前后在世)撰。潘之恒著有《黄海》等。之恒初以文词受知于汪道昆、王世贞。既而赴公车不得志,渡江历浔阳(今江西九江)、湖北武昌,从公安袁宏道兄弟游。宏道称其出汪、王之门而能不入其蹊径。然当时论者又谓之恒依傍汪,王,终不能有所解驳。宏道以其论与已合而收之。此集本二十卷,宏道删定为此本。凡甲、乙集各三卷、丙集一卷。有浙江孙仰曾家藏本。
七卷。明潘之恒(约1570年前后在世)撰。潘之恒著有《黄海》等。之恒初以文词受知于汪道昆、王世贞。既而赴公车不得志,渡江历浔阳(今江西九江)、湖北武昌,从公安袁宏道兄弟游。宏道称其出汪、王之门而能不入其蹊径。然当时论者又谓之恒依傍汪,王,终不能有所解驳。宏道以其论与已合而收之。此集本二十卷,宏道删定为此本。凡甲、乙集各三卷、丙集一卷。有浙江孙仰曾家藏本。
一卷。明廖纪撰。廖纪字时陈,号龙湾,黄梅(今湖北黄梅)人,生卒年不详。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,官至广西按察司副使。此书首载《大学》古本及二程、朱子改本,又依古本次序加以疏解,于先儒之学多有采用,亦
二卷。明许自昌(1578-1623)撰。自昌字玄祐,号梅花墅。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屡试不第,后谒选授文华殿中书。此剧仅清无名氏《传奇汇考》著录,题为自昌作。此剧二卷,三十二出,演肖凤侣得二女为婚配事
二卷。元景星(生卒年不详)撰。景星号讷庵,字德辉,以儒士保为杭州儒学训导,浙江余姚人。景星撰《四书集说启蒙》,门人蒋骥先刊其《大学》,钱时续刊其《中庸》,《论语》不存,《孟子》则残。景星自序中仍称《四
十二卷。清揆叙奉敕纂。揆叙(1675-1717),字恺功,纳兰氏,正黄旗满洲人,大学士、康熙朝宰相纳兰明珠之子,诗人纳兰性德之弟,女诗人纳兰氏之兄。康熙三十五年(1696),由二等侍卫特授翰林院侍读,
二卷。清孙承泽(见《藤阴札记》)撰。此书取诸儒批评佛教的言论,汇辑成帙。上卷首载韩愈《原道》及《佛骨表》,而傅奕的奏疏和唐太宗斥萧瑀诏列于后。其余的辨论陆九渊、杨简、王守仁之说亦备记。下册则皆为诸儒辨
四十六卷。清胡林翼(1812-1861)撰。胡林翼,字贶生,湖南益阳人。道光十六年(1836)进士。咸丰三年(1853),由四川按察使调任湖北,镇压太平军。六年,升任巡抚,长期以湖北为中心与太平军作战
三卷。旧本题鬼谷子撰。唐李虚中(762-813)注。李虚中,字常容,魏侍中李冲八世孙。进士及第,元和中官至殿中侍御史。翰愈曾为作墓志铭,见于《昌黎文集》,墓志铭说:“最深五行书,以人之始生年月日,所直
五卷。明徐用检(生卒年不详)编。徐用检字鲁源,兰溪(今属浙江)人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7)中进士。官至南京太常寺卿。此书汇录明代儒学家薛瑄、陈献章、王守仁等三人的语录,分类排编。厘为五门,一曰《志学》
二十二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金福曾、顾思贤修、张文虎等纂。金福曾,吴江县令,光绪初年知事南汇县,曾主修《吴江县续志》等。张文虎,本邑人,纂有《重修奉贤县志》等。此志首卷为序文、凡例、诸图;卷一志疆域,
三卷。北宋末南宋初徐度(生卒年不详)撰。徐度字敦立,应天府谷熟(今河南商丘东南)人。钦宗朝宰相徐处仁幼子。南渡后,寓居吴兴。绍兴八年(1138)任校书郎,升都官员外郎,累官至吏部侍郎。徐度寓居吴兴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