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海珠小志

海珠小志

五卷。清李撰。李,李昴英之十二世孙。广州府城西北,粤江中有海珠石轮居水上。宽数十丈。潮汐经焉。其圆秀若巨珠。宋宝祐四年,郡人端明殿学士佥枢密院事李昴英,施财创寺于其上,奉佛安僧。请额为海珠慈度寺。额以南汉慈度旧名,盖二十八寺之一也。其后乃建文溪祠堂,俎豆昴英。文溪乃昴英字也。李为昴英之十二世孙,缅怀先祖,因撰是书。《海珠小志》原刻本,共五卷。其谓海珠于粤,久有盛名。时人常叹佳于山者,不得之水。佳于水者,不得之山。山水佳者,不能得之城郭之近。而斯寺兼焉。石生江心,四面环汇皆水。林木森蔚,殿宇布列,虽潮汐巨浸,不能没。慈篇于海珠景色,所叙甚详。古迹源由,亦有阐述。然其核心,仍是表彰先祖先德,与一般山川志者有异。

五卷。明李韡撰。李韡,番禹(今属广东)人,生卒不详。万历(1573~1619)中官至武定府知府,是宋代龙图阁待制、吏部侍郎李昴英的后代。在广州城外的珠江之中有一块大石,叫海珠石,当初李昴英常在此地读书,后又捐资在该处建立慈度寺,后人亦因即寺祠之,至明万历年间,李韡乃考寻古迹,编成《海珠小志》,也为纪念祖先,显扬祖德而作。至清康熙三十六年(1697),李韡后人李文焰又重加校刻,于其中增入李韡之后一些人的诗文,并析为五卷,前一卷为图像、诸记、行实、祭文,后四卷皆为游览、谒祠者所作诗词。《四库全书》采两谁马裕家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书经汇解

    四十六卷。明秦继宗撰。秦继宗字敬伯,湖北黄冈人,明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。本书凡例称:“蔡传之遵令甲也,读者安敢别立赤帜?推是传而注经,而经反因传而晦,则不得一效忠焉。”故本书作者秦继宗也欲详稽

  • 姓觿

    十卷。明陈士元(详见《名疑》)撰。本书为《归云别集》之一种。捃摭姓氏诸书,依韵分别编辑。凡平声一千七百一十四姓,上声六百八十九姓,去声六百零一姓,入声六百二十一姓,外蕃九十九姓,不入韵中。共三千七百二

  • 孝史

    十卷。清钱尚衡撰。钱尚衡,字云林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本书记载古人孝行,上起唐虞,下迄明代,以朝代先后为序。所记人物事件多采自正史及《一统志》,后其子凤文又搜访稗官小说,续补成编。各传之

  • 远壬文

    一卷。明王世懋(详见《经子臆解》条)撰。此书乃是王世懋训导子弟之作。书中屡次强调对子弟过于亲狎之害。语言深入浅出,切中物情。是一本很好的教育子孙后代之书。书后有王三锡、钱顺德为之作的跋以及王世懋自跋。

  • 苏斋述学

    一卷。近人钱文霈撰。文霈字汝霖,江苏元和(今江苏省吴县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书篇首有自序,言考据之学,贵以古书证古书,能会其通,绝不参以臆说。书中所列条目,有的是对前人的误解予以辨正,有的是从各

  • 易例辑略

    一卷。清庞大堃著。庞大堃字子方,又字厚甫。常熟人。嘉庆二十四年(1819)举人,官国子监学录。著有《形声辑略备考》、《古音辑略备考》、《唐韵辑略》等书。庞氏研究周易,主要遵崇惠栋、张惠言的学说。本书分

  • 春秋辑传

    十三卷。宗旨一卷。春秋凡例二卷。明王樵(详见《周易私录》)撰。《春秋辑传》以朱熹之说为宗,并博采诸家,附以己意论断。《宗旨》凡三篇,皆举诸儒论《春秋》精要之语而录之。后有附论一篇,乃王氏论三传本末。评

  • 说学斋经说

    一卷。清叶凤毛(生卒年不详)。撰。凤毛字超宗,号恒斋,叶映榴之孙,江苏南汇(今属上海市)人,以荫授内阁中书,迁典籍。工书画,兼善古文、诗、词。享年七十二岁。除本书外,还著有《说学斋诗文集》、《内阁小识

  • 李相国论事集

    六卷。旧本题《李深之文集》,唐李绛撰。实为唐史官蒋偕辑录李绛生前论奏编纂而成,卷首有蒋偕大中五年序文一篇,已有说明。李绛(764~830)字深之,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宪宗朝宰相,佐宪宗平定藩镇有功。文

  • 鹿城书院集

    无卷数。明邓淮(生卒不详)撰。邓淮,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)人,明成化十七年(1481)进士,官温州知府。其为温州知府,因南宋时温州文人游学二程(程颢、程颐)、张(张载)、朱(朱熹)的有周行己等23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