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济南府志

济南府志

①五十四卷,首一卷。清蒋祐修,唐梦赉等纂。蒋祐字意山,奉天广宁(今辽宁北镇县)人,康熙初原山东巡抚都御史国柱子,康熙二十四年(1685)自天津调任济南知府。唐梦赉(1632-1694)字济武,别字豹岩,山东淄川人。顺治五年(1648)举人,六年(1649)进士,改庶吉士,八年(1651)授检讨,九年(1652)乞归养。时年未三十,专志学问,遂绝意仕途。他著述甚富,有《淄川县志》、《铜钞疏》《禁粜说》、《备边策》等。济南为古邑,其名始于西汉,置府于宋,其后数百年来,为山东首府,然而无郡志,此志为首创。蒋祐掌济南后,锐意修志。乃延家居著书的唐梦赉为总纂,历七月而告竣。《济南府志》康熙三十一年(1692)刻本。此志体例多仿照河南、陕西二通志体例,分类之法,颇多可采,并山、水归入舆地中,附宦迹以辅秩官,赋役志则以《赋役全书》为准绳,选举志更分辟贡恩荫,繁简适中,便于查阅。综观全书,义例谨严,文辞简洁,征引之繁,采访之备,殊非草率速成之志,一定有所依据。②七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王赠芳、王镇修,成瓘、冷烜纂。王赠芳字曾貤,号霞九,江西卢陵人。嘉庆进士,官至云南盐法道。著有《慎有余斋文集》、《请更定盐法疏》、《谨陈补救淮盐积弊疏》、《求补救河漕疏》、《试行海运疏》等。道光十二年(1832)任济南知府。王镇字中锋,顺天大兴(今北京市大兴县)人,道光十四年(1834)任济南知府。成瓘字箬园,一字肃中,山东邹平县人。嘉庆六年(1801)举人,著有《道光邹平县志》。按《济南府志》,雍正二年后,泰安、武定均升为府,统属亦有较大变迁。济南为府早在宋朝,雍正以后管辖历城、章丘、邹平、淄川、长山、新城、垣台、齐河、齐东、德州、清平、禹城、临邑、平原、陵县、长清、济阳十七州县。而将滨州及阳信、海丰、乐陵、利津、霑化、蒲台、青城、商河、新泰、莱芜、肥城划离济南府。前志遂废,济南府及所属十七个州县即无志。故王赠芳掌济南府后,始议重修志书。乃延成瓘等操笔削之任,稿成二卷,王赠芳升任云南盐法道,王镇自泰安州调任济南府,仍循旧章,三年未成,又升登莱兵备道。乃以志局自随,又三年,至道光二十年(1840)三月而告竣。前后经历七年,志局九迁,较康熙蒋祐志仅七月而成,且十倍其事。《济南府志》道光二十年(1840)刻本。全书七十二卷首一卷,分为:卷一星野;卷二沿革;卷三疆域附形胜;卷四圻封;卷五至卷七山水;卷八城池;卷九公廨;卷十桥梁附闸堰;卷十一至卷十二古迹;卷十三风俗、物产;卷十四田赋;卷十五户口;卷十六仓储;卷十七学校;卷十八祠祀附寺观;卷十九兵防驿递;卷二十灾祥;卷二十一恤政;卷二十二盐法;卷二十三至卷三十二秩官;卷三十三至卷三十八宦迹;卷三十九至卷四十选举;卷四十五至卷五十六人物;卷五十七至卷五十九列女:卷六十仙释;卷六十一方伎;卷六十二侨寓;卷六十三陵墓;卷六十四经籍;卷六十五至卷七十艺文;卷七十一杂记。卷首有序八篇,图三十二幅,凡例三十七则,目录卷有御制恭纪、宸翰恭纪、纶音恭纪。末卷为补遗及跋。此编体例,基本承袭施愚山《登州府志》,体例完备,资料翔实,尤以记述人物列传甚详,为济南府志中的佳本。此志尚有民国二十三年(1934)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选诗定论

    十八卷。清吴湛撰。吴湛字伯其,号冉渠,河南睢阳(今商丘)人,生卒年不详。其书以《文选》所录诸诗歌,自汉高帝以下以时代编次,而荆轲《易水歌》十五字别为一卷。前列六朝选诗缘起一卷,皆杂引六经以释之,迂远鲜

  • 卮坛对问

    六卷。清江德中(生卒年不详)撰。江德中字汉若,歙(今安徽歙县)人,官至广西布政司参议。著有《西粤对间》。《卮坛对问》是江德中的一部杂说之作,此书首卷论述支干及日月星云之事。二卷至六卷都是杂论经史,著者

  • 郑氏孝经解

    一卷。郑玄(127-200)撰。黄奭(约1790-1860)编辑。郑玄,字康成,北海高密(今山东高密县)人,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。曾先后师从第五元先、张恭祖、马融等人,于经传百家之学,无所不通。郑玄生

  • 对雨楼丛书

    五种,三十五卷。清缪荃孙(详见《云自在龛丛书》)编。此丛书影印古籍旧刻,多有价值。如宋黄休复《茅亭客话》十卷,记西蜀之事,曾刊于《津逮秘书》中,也有旧本流传。士礼居藏有三本,一为宋刊本,一为旧钱罄室家

  • 酒概

    四卷。明沈沈撰。作者又自称震旦醚民囦囦父,自序中又称褐之父。囦囦、沈沈,名号诡异,无法得知是何人。每卷所署校正者的姓氏,皆称海陵。海陵是刊刻者的姓名。是书主要记载与酒有关之事。一卷三目,分别为酒、名、

  • 稗传

    一卷。元徐显撰。徐显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,《四库提要》考其当为绍兴(今属浙江)人,而寓居于姑苏(今江苏苏州)。《稗传》亦称《稗史集传》,记载元末文人儒士王艮、柯九思、陈谦、葛乾孙、潘纯、陆友、王冕、王渐

  • 许甘第大传略

    不分卷。比利时人柏应理(?-1692)撰。许来白译。作者曾著有《徐光启行略》。许甘第大即许氏甘弟大,“甘弟大”为教名,许氏是徐光启的孙女,信奉天主教,明末江西、四川、河南等地始有天主教堂,都得到过许氏

  • 学古堂诗集

    六卷。清沈季友(1652-1698)撰。沈季友,字客子,平湖人。康熙二十六年(1687)副榜贡生。沈季友为陆葇之婿,与汪琬、毛奇龄以诗相唱和,毛奇龄以“才子”待之。此集一至三卷为《南旋集》,四至六卷为

  • 易韵

    四卷。清毛奇龄撰。毛氏生平见“越语肯綮录”。《周易》的《系辞》及爻象多为韵文,吴棫《韵补》很少征引《周易》文字,至明张献翼始作《读易韵考》七卷。然张氏不懂古音,往往随口取读,或牵引附会,颇庞杂无绪。至

  • 小尔雅

    亦称《小雅》。十三篇,即《广诂》、《广言》、《训》、《广义》、《广名》、《广服》、《广器》、《广物》、《广鸟》、《广兽》、《度》、《量》、《衡》。十三篇中《度》、《量》、《衡》三篇《尔雅》所无,为《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