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求野录

求野录

一卷。原题客溪樵隐编,即明邓凯(详见《也是录》)撰。《求野录》记永历覆亡时事,自永历十二年(1658年)起,迄于康熙元年(1662年)永历帝被俘于昆明遇害止。首述孙可望、李定国、白文选等人事,既而述永历帝亡入缅甸,后被新缅王献于吴三桂之史实。于李定国苦心支撑,力图恢复之事记载较详。书用纲目体。《求野录》与《也是录》均为记述桂王由滇入缅事,起迄年月相同,叙事相近,而《求野录》中叙李定国军中事较详细,为《也是录》中不载。作者身历其境,记叙应不失实。但全祖望认为《求野录》于李定国责之太过,似过于苛求。李念慈、傅以礼等大多数学者都认为,《求野录》即《也是录》作者邓凯所撰,最初提出这一看法的是《南疆逸史》的作者温睿临。近人夏定域先生则认为客溪樵隐似为永历朝湖广巡抚胡钦华所撰,因明亡后胡钦华即隐居于贵州余庆县之客溪,且认为《求野录》即胡所作《天南纪事》之别称。《求野录》有《明季稗史汇编》本、《三异词录》旧抄本、《明末十家集》本、《八家集》抄本、《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》本、《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论语古注集笺

    十卷。清潘维城撰。维城字朗如,江苏吴县人。师从夏文焘、李锐,为钱大昕的再传弟子。维城得闻经师绪论,认为《论语》为何晏所乱,晏学无师法;郑康成兼通古文今文,集诸儒之大成;孔安国虽为古今文家之鼻祖,然其注

  • 嘉隆疏抄

    二十卷。张卤编。张卤,明朝仪征(今江苏仪征)人,字召和、号浒东。嘉靖乙未(1535)进士,累擢右佥都御史,巡抚保定。合入拜大理卿、寻出为南京太常卿,以忤张居正致仕,有《嘉隆疏抄》、《张浒东集》。《嘉隆

  • 侍儿小名录拾遗

    一卷。旧本题宋张邦几(生卒年不详)撰。书前有张邦几自序。序曰:少蓬洪公作《侍儿小名录》,好事者多传焉。王性之《补录》一卷以授余,曰他日观书有可采录之,乃作《拾遗》。与晁公武的《读书志》合。但晁公武称旧

  • 书古文训

    十六卷。宋薛季宣(1125~1173)撰。一说季宣生于1134年。季宣字士龙,又作士隆,号艮斋,学者称艮斋先生,宋人多称薛常州。永嘉(今浙江省温州市)人。宋代著名学者,薛徽言之子。年十七,即从荆南帅辟

  • 周易本意

    五卷。清何志高撰。何志高字西夏,四川夔州万县人。曾闭门著书数十年。所著总名为《西夏经义》,本书即其中一种。其书依古易次序,经与传分列,只有《彖传》、《象传》合为《彖象上》、《彖象下》,其余皆同古本。卷

  • 蒙阴县志

    ①八卷。清刘德芳纂修。刘德芳字受公,河北文安县人。监生出身,康熙二十一年(1682)任蒙阴县知县。蒙阴,以境内蒙山而得名。汉置蒙阴县,晋齐以后省,元皇庆中复置,隶沂州,明、清因袭未改。《蒙阴县志》创修

  • 高闲云集

    六卷。元董养性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养性字迈公,乐陵(今属山东)人。至正中任昭化令,摄剑州事。入明不仕。作《高闲云赋》以自况,并以名集。前有洪武中王翌序,盛赞其诗文。此本仅诗五卷,赋一卷。文则亡佚。《四库

  • 布粟集

    八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但自题为布粟子,又自题其号为凤台,不知其为何人。此书八卷,内容采自《管子》至《郁离子》等共八十余家,于每家各摘数语。自序中称虽不足于连篇大观,然终身玩之,愈觉有余味,故曰“布粟”。

  • 参同契章句

    一卷。清李光地(详见《周易观象》)撰。前人研究《周易参同契》者,多依彭晓、朱熹、陈显微、陈致虚等家注本。自明代杨慎称掘地得石函中《古文参同契》以后,最早有明代蒋一彪依杨慎本作《古文参同契集解》。据杨慎

  • 古法帖

    六卷。不著刻者姓名。该帖为元代大德年间刻帖。据卷首尾之文字,可知此帖假托为宋代最著名官帖《绛帖》的重摹本而刻,但该帖所载诸帖皆取于宋淳化刻帖,卷数与《绛帖》亦不符,且各卷之文字内容不相关联、次序错乱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