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武编

武编

十卷。明唐顺之(1507-1560)撰。唐顺之,字应德,武进(今江苏常州)人。年二十三,举嘉靖八年(1529)会试第一,改庶吉士。后视师浙江,与胡宗宪协谋讨倭寇,因功擢右佥都御史。嘉靖三十九年,卒于通州,年五十四。崇祯中,追谥“襄文”。顺之于学无所不窥,自天文、乐律、地理、兵法、弧矢、勾股、壬奇、禽乙,莫不究其原委。著述甚丰,除此编外尚有《广右战功录》一卷、《右编》四十卷、《史纂左编》一百二十四卷、《两汉解疑》二卷、《两晋解疑》一卷、《荆川稗编》一百二十卷等行于世,事具《明史》卷二百零五《本传》。是书皆论用兵指要。分前后二集,前集六卷,自将士行阵至器用火药、军需杂术无不备及。细分五十四门,体例略如《武经总要》,辑录历代兵书和其他典籍来说明问题。自孙吴、穰苴、李筌、许洞诸兵家言,及唐宋以来名臣奏议,无不采集。如《前集》卷一的《将篇》就引了“许洞曰”,“《孙子注》曰”,“李筌曰”,“《北征录》曰”,“李纲曰”等诸家之说,极为洽博。后集四卷,征述古事,自料敌抚士至坚壁摧标,共九十七门,以资后人借鉴。如卷一的《料敌篇》,征引汉高祖破黥布、前赵刘曜攻洛阳、梁侯景之乱、宋景德中曹利用平叛等七事,言而有据,令人信服。《四库提要》云:“是编虽纸上之谈,亦多由阅历而得,固未可概以书生之见目之矣。”此言诚不诬也。是书《千顷堂书目》、《明史·艺文志》俱言十二卷,坊间本也多作十二卷,独四库本作十卷,篇卷损益耶,抑非完帙耶?此书有明万历四十六年(1618)徐象枟曼山馆刻本,北京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中国科学院等多家图书馆有藏。北京图书馆藏清活字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宏正诗钞

    十卷。未著编辑者名氏。卷首有曹忭序称:二山杨君工于诗,所选弘治、正德间诗抄,正如淘沙见金,非具大金刚目力者不能等等。此外,无从得知杨二山何许人。书中收录有李梦阳、何景明、康海、薛蕙、徐祯卿、郑继之、王

  • 蒙鞑备录校注

    一卷。宋孟珙撰。从《宋史·孟珙传》看,孟珙未尝出使蒙古,怀疑是另有其人。清代曹元忠为之校注。元忠字君直,江苏吴人,光绪年间进士,曾任内阁中书。该书对鞑靼的发祥地、源流等问题进行了诸多考证,其辩甚为明确

  • 畴人传

    四十六卷。清阮元(详见《经籍纂诂》)撰。该书甄录自黄帝以来钻研天文算学之士,共二百四十人。所知西方为此学者,别为卷第附于书后。经诸多学者进行校定印正,嘉庆四年(1799年)成书。杨仲义评此书:“综算氏

  • 秋笳集

    八卷。清吴兆骞(1631-1684)撰。吴兆骞,字汉槎,吴江(今江苏苏州)人。少有隽才,与彭师度、陈维崧有“江左三凤凰”之称。顺治十四年(1657)举乡试。遭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,在塞外生活长达二十三年

  • 春秋名臣传

    十三卷。明姚咨撰。咨字舜容,又字潜坤,号茶梦主人,又号皇象山人,无锡(今属江苏)人,生卒事迹不详。喜藏书,每遇善本往往亲自缮写。有《潜坤集》。该书本为姚咨同乡邵宝所撰,然邵宝编撰未毕,故咨续成之。书中

  • 汉制考

    四卷。南宋王应麟(详见《周易郑康成注》)撰。王应麟认为《汉书》、《续汉书》等两汉史志对于汉代典章制度之细目多有疏略,乃博采诸家经注及《说文》诸书,详为笺释,以补其遗漏。包括《周礼》二卷,《仪礼》、《礼

  • 河南集

    二十七卷。宋尹洙(1001-1047)撰。尹洙,北宋文学家。字师鲁,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。天圣进士,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,曾参与西北边防事。其性情外刚内和,博学有识度。本集二十七卷与《宋史·艺文志》所

  • 清论格式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清朝考试翻译制科,例有《清论》一门,大都以四书五经义、孝经、性理命题。其应试论格,率皆用起承转合套数,束缚牵制,与八股无异,志士病之。此编叙述满洲论说结构。首言冒法,谓笼冒全题大意

  • 西游记述

    一卷。明袁宏道撰。袁宏道(1568-1610),字中郎,号石公,湖广公安(今属湖北)人。万历间进士,官吏部郎中。明代文学家。与兄宗道、弟中道,并称三袁,是“公安派”的创始人。著有《袁中郎全集》清四库存

  • 格物粗谈

    二卷。旧题宋苏轼撰,实为伪托。此书共分天时、地理、树木、花草、种植、培养、兽类、禽类、鱼类、虫类、果品、瓜蓏、饮馔、服饰、器用、药饵、居处、人事、韵藉、偶记二十门,主要记载谣谚俗语、生活小知识等,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