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桐庵文稿

桐庵文稿

一卷。明郑敷教(约1649前后在世)撰。郑敷教,字士敬,江苏吴县人,(生卒年未详)。崇祯三年(1650)与同社杨廷枢、张传、陈子龙、夏允彝同举应天乡试。时东南文士统会于吴,号为复社,敷教生徒之盛,亚于廷枢。两人俱为乡里所宗。时人语称:前有朱张,后有郑杨。十年(1637)举贤良方正,以母老辞。门生私谥曰贞献先生。事迹具详康熙《苏州府志》人物传。著有《周易广义》。此编为文二十六篇,乃后人裒次手稿而成。末有同邑后学黄丕烈跋文。略云:“癸酉秋季有书友携此册示余,并索重值。余曰:此非汝辈所知。是必有指示归余者,故不以寻常故纸视之,后泛泛果然。旧余尝从郑氏后裔访桐庵遗墨,曾有手书文一篇赠余,故又以此托人示余。余重为乡先辈手泽,且识知系熊鱼山评阅本,益珍之。因以十饼金购藏。”下署复翁二字。复翁为丕烈晚岁自号,则此帙乃士礼居故物。书法苍秀古拙,在苏米间,朱墨烂然,如火枣儿糕,弥可珍异。昆山赵氏诒琛重辑桐庵佚文,于《玄妙观态》搜得《记施真人舍牛事》一首,于《吴郡文编》搜得复修《吴县志》序、吴县重修《儒学记》、《小宛集序》、《吴郡名贤图序》、《顾母张夫人六十寿序》、《文信国公忠烈祠记》、《重修卫道观碑记》、《陆坦传》、《明忠臣蒋都督公一门十五人殉节传》、《龚子祯先生传》、《韵家张公传》、《端木先生墓志铭》等十三首。因合此编诸文合梓以行。世所传“峭帆楼丛书本”即是。今赵本行而此本转晦。敷教文字,峻洁冲澹,有汉唐师法,所作甲申乙亥间死事诸臣传铭特多。是卷终有《哭嫡孙二郎》一首,以俚语白话入辞,至情奇文,亦为别开生面之作。本书有稿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虞初新志

    二十卷。清张潮(1605-?)编辑。张潮字山来,号心斋,新安(今安徽歙县)人,清初文学家。以岁贡生官翰林院孔目。喜刻书,曾辑刻有《昭代丛书》、《檀几书丛》,著《花影词》、《心斋聊复集》、《幽梦影》等。

  • 尚絅小语

    三卷。明姚张斌(生卒年不详)撰。姚张斌号尚絅,又号絅生,金溪(今江西省金溪县)人。天启五年(1625)进士。此书为其杂著笔记,内容多论人情世事,所见颇粗。书首自序称上援孔子,甚为妄矣。

  • 周礼客难

    八卷。清龚元玠(1703-?)撰。元玠字鸣玉,江西南昌县(今属江西)人。另有《十经客难》等书,已著录。此书书前有元玠自序,书凡八卷,卷一为天官,自“九赋”至《掌御》“叙于王之燕寝”;卷二为地官上,自“

  • 怀星堂集

    三十卷。明祝允明(1460-1526)撰。祝允明字希哲,号枝山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五岁能作径尺大字,九岁能诗,后博览群书,文章有奇气。弘治五年(1492)中举,以后久试不第。正德十年(1515)授

  • 春秋臆说

    四卷。清吴启昆(1660-1733)撰。启昆字宥函,江宁(今江苏南京)人。通经史,雍正时入明史馆。著有《周易臆说》、《春秋臆说》。该书是作者研读《春秋》之作,对《春秋》一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,对前

  • 周易异同商

    十卷。清郭嵩焘撰。郭嵩焘字伯琛,号筠仙。湖南湘阴人。道光时进士,官至兵部左侍郎,曾出使英法考察宪政。此书卷一为总论,共有论九图之非、论京氏分宫卦象次序之不足以解易、论王辅嗣不取互卦、论古易十二篇之数、

  • 平定罗刹方略

    四卷。清康熙年间官修史书。该书的断限是:自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八月清廷派遣副都统郎坦、公彭春等人,以捕鹿为名,到被沙皇俄国侵略军盘踞的雅克萨附近侦察军事、地理、交通形势起,至二十八年七月清俄双方

  • 四分律比丘尼钞

    六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广宏明集》辞条。《四分律比丘尼钞》撰成于贞观十九年(645),有三十章,分为三卷。天津刻经处据三卷本开为六卷。卷分劝学篇,释聚篇、结界篇、集众篇、足数篇、爱欲篇、

  • 前定录

    ① 一卷。续录一卷。唐钟辂撰,年里生卒均不详。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,官崇文馆校书郎。《崇文总目》、《宋志》小说类题钟辂撰,另有钟辂《感定录》一卷,疑是一书。《直斋书录解题》曰:“唐崇文馆校书钟辂撰,

  • 柞蚕简法补遗

    一卷。附图说十二条。清董祥熊(生卒年不详)撰。董祥熊在光绪末年任安徽劝业道。董在刊行自己的《柞蚕简法》一书之后,派人到河南鲁山进行调查柞蚕生产情况,将调查结果作为补充编入书中,并附有图,这就是《柞蚕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