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极元集

极元集

二卷。唐姚合(775-854后)撰。兆合字号不详,陕州峡石(今河南陕县南)人。元和十一年(816)进士,授武功主簿。官秘书少监。世称姚武功,其诗派也称“武功体”。所作诗篇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。喜为五律,刻意求工,颇类贾岛,故有“姚贾”并称。其诗为宋江湖派诗人所师法。著有《姚少监诗集》。姚合为诗,刻意苦吟,工于点缀小景,搜求新意。而刻画太甚,流于纤仄者,亦复不少。宋末“江湖诗派”,皆从是导源者。所取王维至戴叔伦二十一人之诗,共一百首(现存九十九首)。姚合自称为“诗家射雕手”,亦非虚语。计敏夫《唐诗纪事》,凡载集中所录之诗,皆注曰右姚合取为《极元集》。盖宋人甚重其书。诗之内容,偏重写个人情怀及流连风景之作。作者亦大多有小传。二十一人中,惟僧灵一、法振、皎然、清江四人不著始末,祖咏不著其字,畅当字下作一方空,盖原本有而传写佚阙。其余则凡字及爵里与登科之年,一一详载。观刘长卿名下注曰:宣城人,与《唐书》称河间人者不同。又皇甫曾注天宝十二载进士,皇甫冉注天宝十五载进士。以登科先后为次,置曾于冉前,与诸书称兄弟同登进士者亦不同。知为姚合之原注,非后人钞撮诸书所增入。总集之兼具小传,实自此始,亦足以资考证。有明毛晋汲古阁书。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出版《唐人选唐诗》(十种),收入此集,采用元至元刻本。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师传经表

    一卷。清末民国初吴之英(1857-1918)撰。之英字伯朅,又字伯杰,号西蒙愚者,四川名山县人,优贡生,曾主讲四川艺风书院、通材书院。民国后任蜀政府国学院院正。此编在洪亮吉《传经表》的基础上。《齐诗》

  • 济生拔粹方

    十九卷。元杜思敬(生卒年不详)辑。杜思敬,自号宝善老人,铜鞮(今山西省沁县)人。此书辑录了金、元医书十九种。卷一《针经集要》,卷二《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》,卷三《窦太师流注指要赋》、《针经摘英》(又

  • 东皋子集

    三卷。唐王绩(585-644)撰。王绩字无功,号东皋子,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。初唐诗人。隋名儒王通之弟。其性好学,有奇思。隋时授秘书省正字,出任六合县丞,入唐曾官太乐丞。长期赋闲在乡,纵酒自适。史

  • 蒙古游牧记

    十六卷。清张穆纂,何秋涛校补。张穆(1805-1849)字诵风,号石州,山西平定人,道光十二年(1832)优贡生,十九年(1839)应顺天乡试,因不堪受辱而退场,遂绝意仕进,专心致学。何秋涛字愿船,福

  • 读说文杂识

    一卷。清许棫(生卒年不详)撰。许棫字梦西,阳湖(今江苏武进)人。是出乃是随手札记,或录他人之说,或记自己之见,亦有本系他人之说,即以为自己所有者,如“衣”字以为当是象衣之形,此乃明朝人之说。力除改篆文

  • 罗昭谏集

    八卷。唐罗隐(833-909)撰。罗隐生平见《两同书》(辞目)。罗隐著作很多,《崇文总目》载有《罗隐集》二十卷,《江东后集》十卷,《甲乙集》十卷,《罗隐赋》一卷、《罗隐启事》一卷,《谗书》五卷,但多数

  • 圣学启关臆说

    三卷。明龙遇奇(生卒年不详)撰。龙遇奇字才卿,号紫海,吉安(今属江西)人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中进士。官至监察御史。此书是他巡按陕西时,与诸生讲学的语录。分为八关,一曰《迷悟》、二曰《浓淡》、三曰

  • 宋四六话

    十二卷。清彭元瑞(1731-1803)编。彭元瑞字掌仍,一字辑五,号云楣,江西南昌人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)进士,官至工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、赠太子太保,与纪昀齐名,同为乾隆时名臣。著有《经进稿》及《

  • 杜诗说

    十二卷。清黄生(1622-?)撰。生平详见《字诂》。此书以杜甫诗分体注释,于句法、字法皆逐一为之剖别。大旨谓前人注杜求之太深,皆出于私臆。故著此以辟其谬。其说未尝不是。分章别段,如评点时文之式,又不免

  • 禹贡川泽考

    二卷。清桂文灿撰。桂文灿字子白,广东南海人,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举人,陈澧弟子。本书本其师陈澧之说,以康熙乾隆地图及召南水道提纲为根据,参以陈澧所著的《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》,再参考群书,间下己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