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松雨轩集

松雨轩集

八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明平显(约1367年前后在世)撰。平显,字仲微。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洪武初,以荐授藤县知县,后谪戍云南。晚被延主讲席。显博学多闻,为云南诗坛“四子”之一,其诗怪变豪放,能自成一格。《松雨轩集》初刻于滇南。前有宣德五年(1430)张洪序、景泰元年(1450)柯暹序。共八卷,以诗体编次。嘉靖中,其裔孙本楷重新梓刻。除张洪、柯暹序外,又增加邑人陈霆序。今清内府《宛委别藏》即据此刻本著录。清知不足斋抄本亦据此刻本。此本半页十四行,每行二十四字。咸丰年间劳权又据知不足斋本重录。劳权别据《沧海遗珠》、《明诗综疏》校异字于眉端。又于《云南通志》搜得《登聚远楼》一首;于《沧海遗珠》搜得《喜曾翰林奉使交趾回》二首、《谢毡衫》一首、《送陈孟颙先生归鄞》一首、《奉国公大人》一首、《次韵春日京华》一首,录为补遗一卷附于卷末。又别辑《明史·文苑传》、《杭州府志》、《列朝诗集》所载作者事迹等为附录殿后。今《武林往哲遗著》即据劳权本著录。有劳权手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章正论

    十五卷。《续论》五卷。明刘祐编。刘祐,莱州(今属山东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,官至大同巡抚。是书录起自《左传》迄于元末之历代古文。以足垂法戒者为正论,以词胜而理未足者为绪论。自序

  • 易外别传

    一卷。宋俞琰(详见《周易集说》)撰。北宋邵雍,曾根据《易》学和道家思想,作有“先天八卦图”。其图主要内容是关于八卦方位和六十四卦次序的排列,用以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,以象征天地生成之前的状态,所以称此

  • 傅子

    一卷。晋傅元(玄)(217-278)撰。傅元字休奕,北地泥阳(今陕西耀县)人。自幼孤贫,博学。曹魏时,历任弘农太守、典农校尉,封为鹑觚男。在司马晋,又历任散骑校尉、驸马都尉。曾从事编写《魏书》,对儒、

  • 理学疑问

    四卷。清代童能灵撰。此书是作者多年关于“理”、“气”、“仁”等方面的札记心得。首卷为“言心”,此卷中提出:“……心其精,形气之渣滓也”。第二卷为“言性”,提出:“气质中亦有义理。”第三卷为“言仁”,提

  • 翏翏集

    四十卷。明俞安期(1550-?)撰。俞安期,初名策,字公临,更名后,改字羡长。江苏吴江人。卒年不详。著有《唐类函》等多种。是集凡四十卷。为骚一卷,赋一卷,诗三十七卷,杂文一卷。安期之名本由依附七子而成

  • 存审轩词

    二卷。清周济(1781-1839)撰。周济字保绪,一字介存,号止庵,荆溪(今江苏宜兴)人。少能属文,常与包世臣议论经世之学。曾研习兵书,兼习击刺骑射。嘉庆十年(1805)进士,授官淮安府学教授。因与知

  • 癸巳孟子说

    七卷。南宋张栻撰。张栻详《癸巳论语解》条。该书成于宋孝宗乾道九年(1173)癸巳,故名。该书以二程理学为旨归,分章串解《孟子》义理。指出天、理、心异取而同体,“理之自然谓之天命,于人为性,立于性为心”

  • 沧趣楼诗

    一卷。清陈宝琛(1828-1935)撰。陈宝琛,字伯潜,号弢庵,福建闽县(今属福州市)人。同治戊辰(1868)进士,授编修,官至太傅、毓庆宫授读。任京官时与张之洞、张佩纶齐名,光绪十年(1881)以内

  • 小学纂注

    六卷。清高愈(详见《高注周礼》)撰。是书将陈选旧注略加删订,后附《总论》及《朱子年谱》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有该书存目。

  • 三统术衍

    三卷。钤 一卷。清钱大昕(1728一1804)撰,大昕字晓徵,又字辛楣,号竹汀,江苏嘉定人。乾隆进士,累官少詹事,督学广东,丁艰归,不复出。历主钟山、娄东、紫阳书院。精研群籍,于经史文义、音韵、训诂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