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春秋运斗枢

春秋运斗枢

不分卷。清黄奭(详见《汉学堂丛书》)辑。该书是《春秋纬》之一,又名《春秋纬运斗枢》。孔子说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拱之。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该书推演其义,认为帝王政教当取法北斗,故曰“五帝所行,同道异位,皆循斗枢玑衡之分,遵七政之纪,九星之法。”(《太平御览》卷五引《运斗枢》)又说:“《春秋》设七等之文,以贬绝录行,应斗屈伸。”(《春秋公羊传》庄公十年疏引《运斗枢》)北斗七星的运行,乃制历明时的枢纽,北斗第一星名“天枢”,斗枢运动,为帝王制历法、施政教所取则,故名《运斗枢》。该书旧有宋均注,久佚。黄奭共辑得一百六十八条,收入《汉学堂丛书·通纬》及《黄氏逸书考·通纬》。又,《说郛》、明人孙珏《古微书》。清人刘学宠《诸经纬遗》、乔松年《纬捃》、赵在翰《七纬》、马国翰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、王仁俊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》都辑有《春秋运斗枢》,可以参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容庵存稿

    三卷。明许令瑜撰。生卒年未详。许令瑜,字元忠,号芝田,浙江海宁人。崇祯十六年(1643)进士。选拔福建仙游县知县,十七年四月到任。后清吏司主事,改吏部给事中,后间道归乡里。事迹具详自著《孤臣述》。《孤

  • 周易质

    八卷清邓蘖撰。邓蘖字伯兼,号果庵。桂东人。作者在此书“略例附识”中说:“易备隐显之义。不知其隐,则显者亦常不能尽通。于百姓日用,犹嫌不足,况君子之道乎?全书纲领,具于斯矣。”故此书大旨以切于人事为主,

  • 宣和北苑贡茶录

    一卷。附北苑别录 一卷。《宣和北苑贡茶录》,宋熊蕃撰。熊蕃,字茂叔,号独善先生,建阳(今福建建阳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工吟诗,善属文,以王安石之学为宗。著作有《宣和北苑贡茶录》。是书先述建茶历史,继述建

  • 闽书

    一百五十四卷,明何乔远纂。何乔远,福建晋江人,万历十四年(1586)进士,授刑部主事。累擢礼部郎中,后因触犯宦官,被谪为广西布政司,不就归里,泰昌年间,召为太仆少卿,崇祯二年,再次引归。居家期间,博览

  • 郧县志略

    不分卷,清侯世忠纂修。侯世忠,山西夏县人,举人,官郧县知县。郧县,旧志今无可考。康熙初,县令张杞檄征县志,仅得钞本,乃取康熙八年(1669)仇昌祚新编府志类编,增补附入,至二十二年(1683)侯世忠续

  • 知言

    六卷,附录一卷。宋胡宏(见《皇王大纪》条)撰。是书为论学之语,随笔所记,屡经改订而成。吕祖谦称此书胜于《正蒙》。然宏之学说本承其父——胡安国。安国之学虽出于杨时,而又兼出于东林常总。总尝谓,本言之性不

  • 蹇斋琐缀录

    八卷。明尹直(详见《明良交泰录》)撰。此书所载皆明代掌故,尤其是对内阁中官宦罢陟,恩怨报复等事记载颇详。此书仅清《钦定续通考》、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。版本除《四库全书》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

  • 左传通释

    十二卷。清李惇(1734-1784)撰。惇字成裕,一字孝臣,高邮(今属江苏省)人。乾隆庚子进士,注选知县。治经学,尤深于《春秋》三传之学。除《左传通释》外,还著有《群经识小》八卷、《淀湖漫稿》三卷,以

  • 湛圆札记

    四卷。清姜宸英(详见《江防总论》)撰。是书皆订正《仪礼》、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三礼及考证经史之语。其中考论礼制,精赅颇多。其自序称,阎若璩欲改“札记”为“札记”,固引《雨雅注》、《左传注》中都有“简札”

  • 瑶石山人稿

    十六卷。明黎民表(约1549年前后在世)撰。黎民表,字惟敬,自号瑶石山人。从化(今属广东省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十三年(1534年)举人,授翰林院孔目,历吏部司务,官至河南布政使参议。民表好读书,诗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