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春秋公羊传音训

春秋公羊传音训

不分卷。清杨国桢(详见《十一经音训》)撰。杨国桢鉴于群经注疏卷帙浩繁,不便于初学者,于是取各家音训,删繁就简,纂辑成《十一经音训》,该书即其中的一种。分为上下二册,上册为隐公至文公,下册为宣公至哀公。编首又有《辑说》七则,先录史志所载《春秋》公羊家传授渊源,以及各家通论全经的语录。所录比较简明扼要,可供初学者在诵读经传本文之前,先了解《春秋公羊传》的大概。至于音训部分,则仿旁注的格式,把训诂注在经传原文旁边,字下面附录音释。大体上训诂以何休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为主,删削繁文,只要意达辞明就行,使学者易于了解,而不烦详释。音释则以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为依据,用直音或反切方法标明音读,使初学者易于诵习。总之,该书的特点是简明扼要,目的是方便初学。不过有些地方又失之过简,注释多者不过十余字,少则仅二、三字,对经传文意阐述不够清楚,又给初学者增加了新的困难。而且训诂多抄自何休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,对何休的误说也未加辨正,是该书的缺点。《十一经音训》有道光十年(1830)大梁书院刊本、光绪三年(1877)湖北崇文书局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达可斋文初集

    八卷。附《证学》十卷。清傅守谦撰。生卒年不详,清末民初间人。傅守谦字济川,一字尹吾,斋名曰“达可”,遂以为号,又称达可先生。汉阳(今湖北汉阳)人。《达可斋文初集》按内容分七类:论辨类、序跋类、考证类、

  • 青溪诗偶存

    十卷。清蒋锡震(1662-1739)撰。锡震,字岂潜。江苏宜兴人,康熙四十八年(1709)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是集分二十二种:《辍耕草》、《北征集》、《渡河集》、《赘肬集》、《北游草》、《楚游草》、《

  • 上蔡语录

    三卷。宋谢良佐(1050-1103)语。谢良佐字显道,上蔡(今属河南)人。元丰进士,宰应城县。建中靖国初,召对,忤旨而去。后盐京西竹木场,因口语有失下狱,废为民。良佐记性甚强,对人称引前史,不差一字。

  • 东朝记

    一卷。原题海上王泌著。王泌,生平事迹不详。因懿文太子最初读书大本堂,故题书名《东朝记》。是书记述明懿文太子和建文帝诸事迹。多为《明史》未载,或有异。有《广百川学海》本。

  • 文水县乡土志

    八卷,补遗一卷。清成连增编。成连增,山西文水县人,光绪三十三年(1907)任文水县等学堂教习。《文水县乡土志》本为初等小学课本而作,撰于光绪三十三年(1907)。当时村塾索观者,展转传写,讹谬滋多。宣

  • 人中画

    十六卷。不题撰人,书成于清初。白话短篇小说集。按此书各种刊本卷、回数不同,所标题目也有差异,殆由书商翻刻所为。各刊本故事内容交叉相同,亦有不同缺失。较全的啸花轩刊本十六卷十六回,有五篇故事,分别为:《

  • 鬼谷子

    又名《玄微子》,一卷。旧本题鬼谷子(生卒年不详)撰。鬼谷子姓名、里居不详,战国时隐颍川阳城之鬼谷,故以为号。《史记·苏秦传》云:“苏秦东师事于齐,而习之于鬼谷先生。”刘向、班固整理古籍,并未著录《鬼谷

  • 进呈穷理学

    比利时人南怀仁(1623-1688)撰。怀仁字敦伯,一字勋卿。幼年入耶稣教会。顺治十六年(1659)来华,初在陕西传教,后被召至北京,因杨光先事件而入狱,不久被释放出狱。怀仁一生著述甚富,其中关于天文

  • 六礼或问

    十二卷。汪绂(1692-1759)撰。绂字灿人,号双池,清婺源(今江西婺源县)人。汪绂生平《清史稿》已入《儒林传》。汪绂家贫曾至闽中为塾师,父殁方归。其后博览群书,于天文、舆地、阵法、术数、乐律无所不

  • 来仲楼法书

    十卷。明董镐(生卒年不详)辑,董其昌书。董镐,字彦京,董其昌之从孙。此帖所收小楷,多为董其昌中年笔,且皆经董氏自选,尤其工秀,为董书之精品,摹刻也很严谨。此帖刻成于天启二年(1623),有明华亭董氏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