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春秋五礼例宗

春秋五礼例宗

七卷。宋张大亨(生卒不详)撰。张大亨字嘉父,湖州(治今浙江吴兴)人,宋代经学家。神宗元丰进士,官至司勋员外郎、直秘阁,卒于南宋初年。张大亨自称“少闻《春秋》于赵郡和仲先生”,和仲即苏轼。大亨之学亦以《春秋》见长。除《春秋五礼例宗》外,他还著有《春秋通训》一书。杜预在《春秋释例》一书中认为,《左传》之“凡”皆周公典礼,遂集而释之。后来唐陆淳又集啖助、赵匡之说而为《春秋纂例》。张大亨认为,杜预《释例》“与经踳驳”,且“不能该尽”,而陆淳所集《纂例》虽比杜氏《释例》“详显完密”,然亦“拘于微文、舍事从例”、“支离失真”。因而取《春秋》事迹,分吉、凶、军、宾、嘉五礼,依类别记。一礼之中,又分子目,综合三传加以解释,与五礼相表里。以五礼总括《春秋》,是张氏之首创,后元吴澄作《春秋纂言》,亦以五礼总括《春秋》,可能吴氏当时未见此书。此书原本十卷,明代已佚其军礼三卷。现存有宋刻十一行本、《粤雅堂丛书续集》本、徐积余藏海虞女士王诵义手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光绪会计录

    三卷。清李希圣撰。李希圣,湖南湘乡县人。光绪进士。官刑部主事。是书前有撰者自序,具言编书原委。以下卷一为收支总数,卷二为银收,卷三为各省银友。是书尽载清末甲午前国家八千多万财政收入和七千多万支出的具体

  • 左氏君子例

    一卷。宋李石(详见《方舟易学》)撰。左氏《春秋传》多有“君子曰”,林栗认为是刘歆所加,而李石则认为“似出左氏品藻”,是圣人示后学以褒贬大法,故录七十三条,为《君子例》。又以《圣语例》三十二条附于其后。

  • 说文部首略注

    一卷。近代李天根(生卒年不详)撰。天根字澄波,四川双流人。是编系为初学而作的通习《说文》部首的书。采诸家明白显易之说为之注释,以密合之音改其反切,并且改正坊间刻本的讹错。又六书《说文》仅具象形,指事、

  • 春秋决事

    一卷。汉董仲舒(详见《春秋繁露》)撰,清马国翰辑。根据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说,仲舒既老病致仕,朝廷如有大议,派使者及廷尉张汤到他家中去询问,他的论对“皆有明法”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公羊董仲舒治狱》十

  • 沈氏改正揲蓍法

    一卷。近人杭辛斋撰。杭氏同乡沈善登曾著《需时眇言》十卷,论述《周易》之中的象、数、筮,进而阐明《易》之大旨。杭氏以为此书虽精严详密,但叙述过于繁复,使读者很难看懂。故节录其《原筮》一篇中的观点及揲蓍图

  • 瓣香书屋石刻

    二卷。清陈受培书。其子陈銮为之刻石。所书自乾隆五十八年(1793)至嘉庆十二年(1807)。刻成于道光十五年(1835)。其真书仅能工整,行草毫无笔力。其子陈銮为奉家尊之泽,所以摹勒上石,汇成二卷。内

  • 四声篇海

    十五卷。金韩孝彦(生卒年不详)撰,其子韩道昭(生卒年不详)修订。韩氏父子为真定松水(今河北正定)人,孝彦字允中,道昭字伯晖。他们还把此书所收的字改为按韵编排,成《五音集韵》一书。二者相并而行,与《集韵

  • 尧峰文钞

    五十卷。清汪琬(1624-1690)撰。江琬,字苕文,号钝翁,又号尧峰、玉遮山樵。江苏长洲(今苏州)人。顺治十二年(1655年)进士,曾任刑部郎中、户部主事等职。康熙十八年(1679),举博学鸿词科,

  • 残本成仁遗稿

    五卷。明舒芬(生卒年不详)编。舒芬,字国裳。进贤(今江西)人。正德进士第一。授修撰。著有《易问笺》、《周礼定本》等。是编凡五卷。据编前正德年间舒芬序,称“行箧中有文山(文天祥)《指南集》二册,《集杜句

  • 图注脉诀附方

    《图注脉诀》四卷,《方》一卷。明张世贤(详见《图注难经》)撰。此书是为世传王叔和《脉诀》所作之图注。又名《图注王叔和脉诀》。王叔和原有《脉经》十卷,为论纂岐伯、华佗等论脉要诀所成。又有《脉诀》一卷,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