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易通释

易通释

① 二十卷。清焦循撰。此书系雕菰楼易学》三种之一。焦氏治易有三术,即旁通、时行、八卦相错,实测经文传文而发明之。其于数之比例求易之比例,而经文传文尽通,故撰《易通释》二十卷。此书举经传之文相互引证,会而贯通。作者以为包牺之卦,参伍错综,文王周公之系辞亦参互错综,孔子之十翼亦以参互错综。所谓参互错综,即旁通、时行、相错之法。今存《焦氏丛书》本。② 二卷。近人陈启彤撰。此书体例大略与焦循《易通释》相同,内容则进一步演绎其在《易通例》中所创“引申说”。作者认为《周易》中的卦辞为文王所作,爻辞为周公所作,十巽为孔子所作,而三圣演易又各有侧重,文王重演德,周公重演质,孔子重演用,故而书中皆用其“引申”说中的“德”例释卦辞、“质”例释爻辞、“用”例释彖传大象,并进而探讨文王、周公、孔子三易的异同,如释六十四卦卦辞时皆为演德达用,六十四卦彖传则为演质释德,六十四卦爻辞则为演质达用,六十四卦大象皆为达用演德。书中释文所取于经只卦辞爻辞,于传只取彖传大象,其它小象、系辞、文言、说卦、序卦、杂卦皆弃而不取。其释文简要,但空泛者多。有1923年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虞氏易义补注

    二卷。清纪磊撰。虞翻易学博大精深,但其说支离琐碎,一般人难解其深意。清代张惠言著《周易虞氏义》多取郑玄之说对虞氏易学进行补注。但虞氏主纳甲,本于《参同契》,而郑氏则主爻辰,本于《乾凿度》,二者有本质的

  • 宝真斋法书赞

    二十八卷。宋岳珂(1183-1234)撰。岳珂,字肃之,号亦斋,又号倦翁,其里贯不详。鄂国忠武王岳飞之孙,敷文阁待制岳霖之子。历任户部侍郎、淮东总领。是书俱以其家之所藏前人墨迹自晋唐迄于南宋,各系以跋

  • 归庵文稿

    八卷。清叶裕仁(1809-1879)撰。叶裕仁字复三,号涵溪。镇溪(今江苏太仓)人。叶裕仁举孝廉方正,所著《归叶文稿)凡八卷。卷一收论一篇、序跋三十篇;卷二收序跋八篇、书十三篇、诅文一篇;卷三收赠序五

  • 襄敏集

    四卷。明王以旂(约1522前后在世)撰。王以旂,字士招,江宁(今江苏南京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正德六年(1511)进士,嘉靖时,命以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,总理河漕,逾年而水通。历迁兵部尚书,代曾铣总制三

  • 左传器物宫室

    一卷。清沈淑撰。详见《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》条。

  • 白房杂述

    三卷。《杂兴》三卷。《续集备遗》一卷。明朱衮(约1515年前后在世)撰。朱衮,字子文。湖广永州(今湖南南部、广西东北部)人,生卒年不详。弘治十五年(1502)进士,选翰林庶吉士,拜监察御史。因违逆刘瑾

  • 唾居随录

    四卷。清张贞生(详见《玉山遗响》)撰。张贞生家居在玉山下的草屋,取名“唾居”,在此阅读文书所得随意笔记,删编成帙,故名《唾居随录》。全书共九百八十三条,内容皆其讲学之语,讲理论性,文句多沿用明代陈继儒

  • 欧阳恭简集

    二十二卷。明欧阳铎撰。欧阳铎字崇道,泰和(今江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正德年间进士。官至吏部右侍郎。谥恭简。事迹具明史本传。此书共二十二卷。其文娟秀自喜,而边幅颇狭。诗多近体,又逊于文。”可见其诗文成就不

  • 郭令公遗事

    一卷。明来棐编,其子文豸续编。来棐字体忱,陕西华州(今华县)人,曾官任确山县令。来氏曾采辑唐郭子仪、宋寇准遗事,撰成《郭寇随笔》二卷。此书即第一卷。因仅刊此卷。故改题《郭令公遗事》。书中列有采用书目,

  • 汉事会最人物志

    三卷。清惠栋(详见《易汉学》)撰。栋对经史诸子、稗官野乘,无不涉猎。该书以两汉正史为主,旁证各类史料,参互考订而成。卷上高帝至史岑,卷中光武至周乘,卷下樊重至徐英。记东汉人物尤详。此书为汪氏振绮堂写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