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易蓍图说

易蓍图说

十卷。清潘咸撰。潘咸不知何许人。所著别有《音韵源流》,其中引李渔《诗韵》,则其人一定在李渔之后。此书“周易大衍蓍”六卷,“连山易蓍”三卷,“归藏易蓍”一卷,都各自为之作序。其说认为,读《易》者应当从知道蓍法开始。易有三易,蓍法也有三种。周易大衍蓍法用四十九策,以四为揲,内含六百八十七万一千九百四十七万六千七百三十六卦。共用四千九十六卦。以彖爻二辞占《左传》繇辞,都是四千九十六卦的卦辞。邵子《皇极经世》采用的是《连山》蓍法,用九十七策,以八为揲,正卦一千一十六,互卦一千一十六,变卦三万二千五百一十二,以数断而不以辞断,其吉凶一定而不可变易。后周卫嵩元包用《归藏》蓍法,用三十六策,以三为揲,以飞伏、世应、浑天、纳甲、五行生克来占吉凶,用十二支十干为一千二百兆。又以焦赣的《易林》、《参同契》、《月卦》、《乾凿度》、《轨数》以及谶纬诸占为大衍之遗意。以管辂观枚数、《参同契》纳甲以及奇门遁甲、辉梦契响、鸟鸣辨音、拆字诸占为《连山》之遗意。以京房《火珠林》、翼氏风角、《素问》五运六气、扬子《太玄》以及元珠密语、杯珓洞灵、望云省气诸占为《归藏》之遗意。其中只有元包所说出自《归藏》,于古有征。其余大抵都是臆说,无所授受。其《杂卦》蓍数图,以四象起卦,反易为义,本无奇特,而托之为“翻阅旧籍,偶获一帖”,其又在丰坊伪经之下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林卧遥集

    三卷。清赵吉士(1628-1706)撰。作者生平详见《万青阁全集》辞目。是集凡三卷,为赵吉士叠韵之作。赵吉士由户科给事中被罢职闲居于宣武门西之寄园,适逢金坛自汉翔赠诗四首,吉士依韵酬答。此后,凡遇他题

  • 急就章考异

    ①一卷。清孙星衍(1753-1818)撰。星衍字渊如,江苏阳湖(今武进)人,经学家,其生平著述,详见《周易集解》。是书以法帖中绍圣三年勒石本为底本,把颜师古注本、黄庭坚校本、李焘刊本、朱熹刊本、王应麟

  • 周易古占法

    五卷,《古周易章句外编》一卷。程迥撰。迥字可久,号沙随,生卒年不详。南宋应天府宁陵(今河南宁陵东南)人。受经学于王葆、茂德、喻樗,为龟山派传人。著有《易章句》、《周易外编》、《古易考》、《古易占法》、

  • 定鼎奇闻

    见《新世弘勋》。

  • 明宫杂咏

    二十卷。清饶智元(生卒年不详)编。饶智元,字珊叔,湖南长沙人,此书《杂赋》,为明代史事。辑上起洪武,以及南明福王、唐桂王等遗闻佚事。其未纪年号和不易区别者,列入《杂缀》,末附《叙目》二卷。是仿严遂成《

  • 释服

    三卷。清宋绵初撰。绵初字守端,号瓞园,江苏高邮县人。乾隆四十二年(1777年)贡生,历官五河、清河训导。深于经术,长于《诗》说。尚著《韩诗内传征》、《形声指误一隅编》。是编释服冠及其制度之古称殊详,宋

  • 二谷山人集

    不分卷。明侯一元(约1538年前后在世)撰。一元字舜奉。浙江乐清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生平事迹见《二谷山人近稿》条。此编首有目录,各按体类编次,不分卷帙。可能出自一元手定,为嘉靖刊本。首册为《奉山侯氏谱》

  • 郑氏易谱

    十二卷。明郑旒撰。郑旒字承衮,广东顺德人,崇祯时贡生。此书前有御史梁元柱、司勋郎李廷龙二序,称其童年即有易癖,著述颇丰。卷一为河图洛书及龙虎五运诸图;卷二为伏羲八卦次序及范围数略,附蜀传天地自然图;卷

  • 明书

    ①四十五卷。明邓元锡撰。是书记录明太祖至世宗间史事,计帝典十卷,后妃内经一卷,外戚传一卷,宦官传一卷,臣谟五卷,名臣九卷,循吏三卷,能吏一卷,忠节一卷,将谟一卷,名将一卷,理学三卷,文学二卷,心学三卷

  • 周礼政要

    二卷。清孙诒让撰。此书前有光绪壬寅(1902)籀庼居士序(即自序),又有瞿廷韶序。此书自《朝仪》至《收教》,凡四十篇,体例是先列《周礼》经文与郑玄注于前,然后讲论与《周礼》相合的西方政制。此书主旨在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