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易经浅说

易经浅说

八卷。明陈琛(1477-1545)撰。琛字思献,号紫峰,福建晋江人。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,官至吏部考功司主事,后辞官归乡终养。嘉靖中起授贵州提学佥事,不赴;再起江西提学佥事,也没有去上任。事迹附见《明史·蔡清传》。该书又名《易经通典》,原刻作六卷。《四库总目》存目所据为清朝内府藏本,乃其后人拟欲重刻之稿本,分为八卷。稿中多所涂乙,有的标明某句为后人增改,有的标明采入《折中》,但也有假借依托者,不可尽信。陈琛的易学出自蔡清,所以大旨主于义理。但他想兼顾科举,所以讲得琐细浅显,有如坊本讲义,实不及蔡清甚远。今湖北省图书馆有清乾隆五十四年(1789)刻本,题为《陈紫峰先生周易浅说》五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崔氏注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崔觐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,崔觐注《周易》十三卷,但其生平事迹未详,尚秉和推测其大致为齐梁间人。马国翰疑为即《北史·儒林传》中之崔瑾。今存玉函山房本

  • 圣学心传

    无卷数。清薛凤祚编。凤祚字仪甫,益都(今属山东)人,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。曾师事定兴鹿善继、容城孙奇逢,于是汇集鹿氏《四书说约》、孙氏《四书近指》为一书。书前有编者自序,谓此书出当与孔曾、思、孟四家书共

  • 紫微杂记

    见《紫微杂说》。

  • 伤寒指掌

    十四卷。明皇甫中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中字云洲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三代业医,承其家学,博采众家之长,结合临床体会,撰成《明医指掌》。皇甫氏《伤寒指掌》原始《内经》,发明仲景立法之意,于诸家之说,颇推崇

  • 钦定平定云南回匪方略

    五十卷。清奕诉等奉敕修撰,陈邦瑞等总撰。咸丰年间,云南回民反清斗争蜂起。六年(1856年),马复初(即马德新)在新兴(今玉溪)发动回民起义,后与马如龙联合,活动于滇东南。同年,杜文秀在蒙化(今巍山)聚

  • 分订皇清经解

    十六卷。无编者名氏。依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大戴记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谷梁传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尔雅》、《孟子》为序,各为一卷。其涉于群经者,

  • 清秘藏

    二卷。明张应文(生卒年不详)撰,其子张谦德润色之。张应文,字茂实,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县)人。号彝甫,又号被褐先生,明万历监生。因科场失意,乃转志于书画、菊兰。张应文博综古今,与王世贞相善,后自家乡徙居

  • 交泰录

    二种 四卷 明龙大有撰。龙大有,官河南按察使,事迹不详。《交泰录》一书是辑明人杨士奇的《三朝圣谕录》三卷和李东阳的《燕对录》一卷二种成书。龙大有以古今君臣相遇艰难,自周秦以迄唐宋,难有君臣相得,从容问

  • 忠正德文集

    十卷。宋赵鼎(1085-1147)撰。赵鼎,字元镇,号得全居士,解州闻喜(今山西闻喜县)人。崇宁五年(1106)进士及第,累官尚书左仆射,同中书门下平章事(左相),兼枢密使。绍兴五年(1135)监修神

  • 隋史遗闻

    见《隋史遗文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