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颜茂猷(生卒年不详)撰。颜茂猷著有《迪吉录》。本书分君臣、人伦、修治三门。书自序云:稽古之力,食报于诸圣人,所见亦云浅矣。
三卷。清王聘珍撰。聘珍字贞吾,号实斋,江西南城县人,拔贡生,阮元曾请他参订古籍。此书原题卷数八十九,此为残稿,仅有《周礼》二卷,《仪礼》一卷。似应列礼类,但前人既刻入丛书,又题曰“九经学”,所以就归入
一卷。清徐銮抚。徐銮字长和,能别古书真伪,所藏《快香堂帖》,某种出于墨迹,某种出于旧拓,皆以朱字旁注,条理秩然。说苏轼《览观帖》是宋临,米芾的《丹青引》为伪书,虽言之不甚详,其见地已与众不同,鉴古有识
八卷。清阮元撰。阮元有《经籍纂诂》,已著录其生平。阮元官任詹事时,曾奉敕与王杰、董诰、金士松、沈初、彭元端等续编内府所藏书画,其中在编纂《石渠宝笈》时,曾随笔记下所见书画的题跋及真赝之辨,便有《石渠随
一卷。清邵匹兰(1834-1860)撰。邵匹兰,广东楠溪人,王德馨之妻,在世26年。此书刊于光绪二十六年(1900)。附于其夫王德馨撰《仲兰雪蕉斋诗钞》之后,有其子王而玉、王廷玉作志,共收诗三十二首。
八卷。明王恕编。案当时有二王恕。一为三原(今陕西咸阳)人,明史有传。一即此王恕,江西湖口人。景泰五年(1454)进士。官至广东布政司参议。其生卒年不详。湖口有上下石钟山,即苏轼作记者。王恕以其为邑之名
一卷。宋龚颐正撰。龚颐正字养正,本名敦颐,因避讳改。处州遂昌(今浙江遂昌县)人。光宗时为国史院检讨官。另著《芥隐笔记》一卷。是书为《释常谈》之续篇,辑录范围颇广泛,遍及经史子集、诗词及笔记小说等。文字
十二卷。清严信厚辑。严信厚字小舫,工书并精于鉴赏。此帖是以其家藏墨迹汇成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)刻成。其中元人书一卷,明人三卷,清人八卷。对明清两代之书,所收多精品,元人书较逊色。如赵孟頫书《渊明事
二卷。清王鸣盛(详见《尚书后案》)撰。在《西庄始存稿》中,卷十九至卷二十为《洪范后案》,即《尚书后案》的卷十二。此书一为初稿,一为定本,二者之间略有不同,相对来说初稿较简略而定本稍详细。但是此稿论《河
一卷。见“方言别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