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文泉子集

文泉子集

一卷。唐刘蜕(约860年前后在世)撰。刘蜕,字复愚,号破天荒,自号文泉子,长沙(今属湖南省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大中进士,诗文家。曾任左拾遗,唐懿宗咸通二年(861)因上疏弹劾右拾遗令狐滈恃权纳货罪,触忤宰相令狐绹,谪华阴令。后迁中书舍人,官终商州刺史。著有《文泉子集》。其文寓意深刻,亦多奇奥。讽刺时政,大旨与元结相出入。善长五言古诗。文章常以愤激之辞讥讽黑暗现实,如说:“昏夜之盗为小人,衰乱之盗为丈夫”(《疏亡》)。他甚至抨击腐败的统治者:“胡不戮狡胥兮徇此洁严?胡不罪己之不正兮去此贪婪?”(《悯祷辞》)刘熙载曾说:“刘蜕文意欲自成一子,如《山书》十八篇、《古渔父》四篇,辞若僻而寄托未尝不远。学《楚辞》尤有深致,《哀湘竹》、《下清江》、《招帝子》虽止三章,颇得《九歌》遗意。”(《艺概》卷一《文概》)。此集《四库全书》据纪昀家藏本录入,题为《文泉子》一卷。是集前有自序曰:“自褐衣以后,辛卯以来,辛丑以前,收其微词属意古今上下间者为内、外篇。复收其怨抑颂记婴于仁义者杂为诸篇焉。物不可以终杂,故离为十卷。离则名之不绝,故授之以为文泉。盖覃以九流之旨曰文,配以不竭之义曰泉。此本为崇祯十三年(1640)闽人韩锡所编,仅得一卷。现有最早的刻本,是明天启四年(1624)吴香非问青堂本,六卷,题为《刘蜕集》,系明人辑本。《四部丛刊》即收有此本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、《直斋书录解题》都著录有《文泉子》十卷,但旧本未流传至今。在明末崇祯年间,《刘蜕集》曾数次刊刻,但是源于问青堂本的覆刻本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著录《文泉子集》一卷,是明代崇祯年间的辑本。《全唐诗续补遗》卷十一存其诗一首,断句一则,《全唐文》卷七八九存其文一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夏斋传奇十种

    二十二卷。编者不详。本书共收明人传奇十种,多半有别本刊行。每种传奇或未署名,或只署作者之号。今据其曲词和内容,加以考订,知《喜逢春》(二卷)署名金陵桃叶、渡清啸生,然不知姓氏,写毛士龙忤宦官魏忠贤奸党

  • 大学疏略

    一卷。清张沐撰。沐字仲诚,号起庵。河南上蔡(今河南上蔡)人。顺治十五年(1658)进士。官至内黄县知县。著有《图书秘典溯流》、《史学钞》、《一隅解》、《道一录》、《学道六书》等。以大学古本通属经为一篇

  • 明词林人物考

    十二卷。明王兆云撰。兆云字元桢,麻城(今属湖北)人。生卒事迹不详。该书是一部专门记述明代文人事迹和著作的专著。所选人物上起洪武,下迄万历年间,正编四百二十三人,补遗四十四人,共四百六十七人。其人仍在者

  • 石门诗集

    一卷。(一名霞居集)明高縠撰。高縠,字宗臣,号石门,又号髯仙,福建侯官(今闽侯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朱彝尊《静志居诗话》云:少谷郑善夫居鳌峰北,从之游者九人,乡党目为十才子。高縠居首,傅汝舟次之。是集卷首

  • 满汉合璧帝后全徽

    一卷。是书为抄辑清天命至同治朝,十帝二十一后全谥,卷首并列肇、兴、景、显四代帝后尊谥。书为满汉字合璧书写。按有清一代制度,帝后尊谥,太祖高皇帝以创业垂统,累加至二十四字,孝慈高皇后则十六字,太宗文皇帝

  • 别本芦川归来集

    六卷。宋张元干(1067-1143)撰。元干,字仲宗,自号真隐山人,又称芦川老隐,芦川长乐(今福建福州)人。生平详见(《芦川归来集》(辞目)。此集由《永乐大典》中聚集成编。共六卷,诗三卷,杂文三卷,末

  • 礼记纂言

    三十六卷。元吴澄(1247-1333)撰。澄字幼清,号草庐、江西崇仁人。南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。入元,荐擢翰林应奉文字。泰定初年开经庭,澄为讲官,曾主修《英宗实录》,诏加为资善大夫,广招门徒,从学者数千

  • 射义新书

    二卷。明程道生撰。程道生海宁(今浙江海宁县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此书上卷杂引《礼记》、《周礼》及各种子史书中言射之事,摘录故实,并无发明。下卷则专言射诀,所引只有《武编》、《纪效新书》、《武经节要》

  • 翼学编

    十三卷。明朱应奎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朱应奎,字丽明,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称其为广汉人,并说据《太学进士题名碑》“嘉靖辛丑科有朱应奎,锦衣卫籍,不知即其人否也?”但此书卷首有胡国鉴序,序末署万历三十六年(

  • 觉世棒

    见《鸳鸯针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