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延露词

延露词

三卷。清彭孙遹(1631-1700)撰。彭孙遹字骏孙,号羡门,又号金粟山人。浙江海盐人。顺治十六年(1659)进士,官内阁中书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科,得第一名,授翰林院编修,历官礼部侍郎、吏部侍郎、兼翰林院掌院学士。其诗作题材广泛。一些纪游、咏物诗,能借景抒怀。纪事诗数量虽不多,但能真实地反映清初社会现实。以沉痛的笔触表现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,揭露抨击官吏的凶残横暴。从艺术上看,才学富瞻,词采清华。在各体诗中,尤长五、七律。其词也很著名,尤其擅长小令。词多写艳情。虽能以清丽深曲出之,但终嫌靡弱。这与他的词论有关。他认为“词以艳丽为本色”,“以自然为宗”;“自然不从追琢中来,便率易无味”;“若使语言澹远者,稍加刻画,镂金错绣者,渐近天然,则骎骎乎绝唱矣”(《金粟词话》)。他最推重南宋史达祖,重雕字琢句而气力不足。著有《松桂堂全集》三十七卷、《南淮集》三卷、《延露词》三卷。延露,鄙曲名,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云:“夫歌采菱,发阳阿鄙人听之,不若此延路(《北堂书钞》一百六、《文选》长笛赋注引并作露)阳局。”马融《长笛赋》,下采制于延露世人。高诱《淮南》注:“延路鄙歌曲”。《文选·五臣注》:延露小曲名。孙遹词名延露,盖取义于此,实为谦辞。当时孙遹与王士祯齐名,号曰“彭王”。其为词不宗一派,喜步趋于北宋及五代。故骤观之,似觉深厚,细绎之,好逞聪明,不能沉著。盖浙派之词,以南宋为止境,失于浅薄。孙遹高视阔步,其失也不纯。二者相较,厥失维均。《东皋杂录》谓孙遹晚年悔其少作。原价购所为《延露词》,随得随毁,与《北梦琐言》所载晋和凝事相类,然其词具在,盖传闻失实。有《携李遗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文正集二编

    不分卷。旧本题葛鼒、葛鼐评辑。杨廷枢、顾缃二序及鼐自为序,言皆不及鼒,文中评语亦止载鼐字。盖鼒为鼐兄,附名其间,恐实则为鼐作,鼐,字端调,江苏吴县人。生卒年未详。崇祯三年(1630)举人。是书题曰二编

  • 金锁记传奇

    二卷。明叶宪祖(1566-1641)撰。宪祖字美度,一字相攸,号桐柏,别号六桐,又号榭园居士、榭园外史、紫金道人,浙江余姚人。系黄宗羲外舅,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举人,四十七年(1619)进士。曾

  • 读诗略记

    六卷。明朱朝瑛撰。朝瑛字美之,号康流。海宁(今属浙江省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明崇祯进士,知旌德县。尝从黄道周游。道周称其沈静渊郁。所目经史,洞见一方。入清,隐居不仕。益博稽六艺,折衷诸家之说,康熙中卒。有

  • 字学新书摘抄

    一卷。元代刘惟志撰。刘惟志,仕履生卒不详。达州(今四川达县)人。该书摘录古人论书之语,分为四目:六书、六体、书法、书评。所摘选的内容十分简略。关于该书名,大概原书名为《字学新书》,而刘惟志摘抄其中。《

  • 考信录

    三十六卷。清崔述(1740-1816)撰。崔述字武承,号东璧,直隶大名(今河北今县)人,著名学者、经学家。其父崔元森治朱子之学,崔述幼承家学,年十四,即泛览群书。乾隆二十七年进士。从乾隆三十六年至四十

  • 四书札记

    ① 四卷。清杨名时撰。杨名时事详《周易札记》。此书为杨读《四书》之所记。《大学》不标古本之名,亦不显言古本、改本之是非,而皆用李光地《大学古本说》之成论。其以“格物”为明善,不取王守仁格庭前竹子之说,

  • 介存斋文稿

    二卷。清周济(1781-1839)撰。周济字保绪,又字介存,号未斋,晚号止庵。江苏荆溪人。济九岁能属文。稍长,深沉有远志,与同郡李兆洛、张琦以经世学相切磋,好读史,尤喜观古将帅兵略,兼习骑射击刺,艺绝

  • 医学六要

    十九卷。明张三锡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三锡字叔承,号嗣泉,应天府(今江苏南京)人。家世业医,张氏承家学,博览群书,治验丰富。张氏于医学以诊法、经络、病机、药性、治法、运气为医学六方面要旨。采集《内经》、

  • 四书地理考

    十五卷。清王瑬撰。王瑬原名仲瑬,字亮生,江苏吴(今江苏吴县)人。关于四书地理,阎若璩撰有《四书释地》,较为精核,却也不无可议。是书载洪亮吉说,认为中牟在今彰德府汤阴县,援引《管子》、《韩非子》之言为证

  • 洗冤录

    二卷。宋宋慈(生卒年不详)撰。宋慈,生平不详。余嘉锡《四库提要辩证》考证,宋慈为福建建阳人,嘉定十年(1217)中进士,官至广东经略安抚使,淳祐六年(1246)卒,年六十四。余说可信程度,尚需考证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