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庄子翼

庄子翼

八卷庄子缺误一卷,附录一卷 总共十卷。明焦竑(详见《易筌》)撰。此书成于明万历十六年戊子(1588),体例与其所辑《老子翼》相同。书前有自序,称《列子》出于晋末而可疑,《关尹子》中有婴儿、姹女非老子时代语,认为列子、关尹、庄子都是老子学生,而老子门人学生之书传于世的,只有《庄子》可信。序后列有所用诸家书目,揭示书中引文出处。书目之后,为其所作《庄子翼》八卷。前人注解《庄子》者,有郭象《庄子注》、陈景元《南华真经章句余事》,又有王雱《南华真经新传》、褚伯秀《南华真经义海纂微》、朱得之《庄子通义》等。焦竑拾摭郭象、林希逸、方杨等二十二家之说注《庄子》全书。旁引支遁、成玄英、江遹、杨慎等十五家言而相互发挥。并附己见题为《笔乘》。又引郭象、司马彪、陆德明、吴幼清等十一家语解章句音义。核其所引,唯有郭象、吕惠卿、褚伯秀、罗勉道、陆西星五家之说为多,其余偶引数条。全书可谓辑众家之说为一炉,仿褚伯秀《义海纂微》而别于王雱《南华新传》。于《庄子翼》后,全录宋代陈景元《南华真经章句余事》(现存于《道藏》)之文,作为《庄子缺误》一卷,可借此考证古注。又作《附录》一卷,收《史记·庄子传》、阮籍《庄注》、王安石《庄子论》、苏轼《庄子祠堂记》、潘佑《赠别》、王雱《杂说》、李世表《庄子九论》等七篇。潘佑为五代时人,《南唐书》及《十国春秋》都有传记,应列于阮籍之后,而焦氏置于苏轼、王雱之间,可谓千虑之一失,而其阐述老庄适性自然之旨,也还深刻。总之,全书是集诸家之说以解《庄子》。书中所引如林支等说,史书不载,不知何据。虽然此书未免芜杂,但其使诸说得以留存,也实为后世研究《庄子》的可参考古籍。现存明《道藏》本(无《缺误》篇)、明万历间刻本(与《老子翼》合装一函)、清《四库全书》本、民国间(1914——1916)《金陵丛书》本(作七卷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书旧疏考正

    一卷。清刘毓崧撰。刘毓崧字伯山,江苏仪征人,道光二十年举优贡生,从其父刘文淇受经文。刘文淇曾作《左传旧疏考正》,并在自序中说,考正了《左传》旧疏之后,其余诸经《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毛诗》、《礼记》等的旧

  • 海亭集

    四卷。明郑普(约1575年前后在世)撰。郑普,字汝德,号海亭,福建南安人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)进士。官至云南府知府。是集有文三卷,皆应酬之作。诗一卷,仅二十余首,据王慎中所作墓志称,郑普精于经学。

  • 伤寒撮要

    四卷。清王梦祖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梦祖字竹坪,蒲城(今陕西大荔)人。作者潜心于医学五十年,自上古至当今,诸家医著无不研读。尤精于伤寒,举仲景为宗,认为伤寒为医者大纲,不可不知。于是相互考订诸家之书,历

  • 墨子平议

    三卷。清俞樾(1821-1906)撰。樾字阴甫,又称曲园先生,浙江德清人。曾中道光进士,任翰林编修等职。著作有《诸子平议》、《诸子平议补录》等。《墨子平议》为《诸子平议》中的第四种,共三卷。在这部著作

  • 泰律篇 外篇

    共六卷,各三卷。明葛中选撰。中选字见尧,河西(今云南通海)人,充苑马卿。好谈音律,著《泰律篇》凡三卷。卷首有明万历焦竑及董应举二序。此书由字音以求合律,分专气音、专气声、直气声音定位等。其论专气音,谓

  • 易宗集注

    十二卷。清孙宗彝撰。孙宗彝高邮人。该书成于康熙十九年(1680),以象、数、理各有所宗,因象而测其数,因数而测其理,而所宗者又以中为主,因此卷首冠以《中论》三篇。其说认为河图洛书五都居中,中是五象之宗

  • 十处士传

    一卷。明支立(约1472年前后在世)撰。支立字中夫(一作可舆),嘉兴(今浙江嘉兴)人,生卒年均不详,由举人官翰林院孔目。精于经学,时人称为支五经。这部书乃是作者为常州学官时所作。取布衾、木枕、纸张、薄

  • 诗经主义

    四卷。明杨于庭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于庭字道行,一字冲所,全椒(今属安徽)人。万历进士,曾任兵部职方司郎中。工诗,著有《春秋质疑》、《杨道行集》等。该书不刊原文,只录诗题,先总述诗旨,再分章串讲,“有类

  • 梅边吹笛谱

    二卷。清凌廷堪(1755-1809)撰。凌廷堪字次仲,一字仲子。安徽歙县人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)进士,铨授宁国府学教授。廷堪少时孤寒,追慕江永、戴震之学,博通经史,长于考辨。对中国古代礼制和乐律有

  • 著疑录

    九卷。明戴有孚(生卒年不详)撰。戴有孚,字圣山,永新(今江西省永新县)人。其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共九卷,分十六门,皆钞撮旧书而成,体例颇为丛脞。如第一门儒,次之以艺文,又次之以士、次以老佛仙术。儒即士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