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朱熹《阴符经考异》。
十卷。清程颂藩(1852-1888)撰。程颂藩字伯翰。湖南宁乡人。同治十二年(1873)拔贡。官户部主事。此集为颂藩从弟颂万编印。初宣统三年(1911),颂万曾编颂藩遗文。为内外篇文二卷、诗二卷,名曰
旧本题句曲山人伯勤甫撰。伯勤本是朱载堉的表字。可能是朱载堉在作了《律吕精义》之后,又作此书以简括要义,与所谓《律吕精义》及正论互相阐发。《千顷堂书目》对此书未作著录。清抄书附于《律吕正论》之后,是书于
六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夏原吉(1366-1430)撰。夏原吉,字雅哲,湖南湘阴人。以乡荐游太学,选授户部主事。成祖即位后官至户部尚书。永乐元年(1403)赴浙西治水,疏浚吴淞江等河流,亲至工地规划,使
二十一卷。清范良(生卒年不详)编。范良字眉生,徽州(今安徽)人。此集为通代诗选,共二十一卷。集中所选自汉到明代的诗作为五类:一为乐章;二为应制;三为应试;四为朝堂;五为馆课。并于每类之前,各冠以小引。
二十二卷,首一卷。钱绍文等修,朱炳元等纂。钱绍文字子宣,江苏武进人,曾任桂阳县知县。朱炳元,邑人,举人。桂阳县志,创修于明成化年间。嘉靖县教谕翁继荣等曾据成化本续纂。清康熙、乾隆、嘉庆先后有人续纂。兹
二卷。附《和陶诗》一卷。清邓辅伦(1828-1893)撰。邓辅伦字弥之,湖南武岗人。咸丰元年副贡生,官浙江候补道。五岁能诗,左宗棠叹为异材。曾就读于城南书院。好交游。晚年闭户著书以终。诗在当时称与王闿
五卷。宋杨士瀛(详见《仁斋直指》)撰。此书又名《仁斋小儿方论》,专论小儿诸证。书中首先阐述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病理特征,然后载列小儿惊风、中风、疳、积、伤寒、咳嗽、脾胃病、丹毒、疮疹、杂病等证治及方药。
五卷,唐孙愐撰。孙愐,唐代音韵学家。愐一作缅,天宝中官陈州司马。《唐韵》早已亡佚,近代发现唐人写本《唐韵》残卷,据考是书有二种版本,一本成于唐开元年间,一本成于唐天宝年间。孙愐《唐韵序》,宋修《广韵》
八卷。清代成亲王永瑆书,卓秉恬(1782-1855)辑刻。卓秉恬,字静远,一字海帆,四川华阳(今成都)人。嘉庆六年举人,官至武英殿大学士。卓氏工书,且善诗词,谥文端。该法书为卓氏汇诸家之藏帖辑成。此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