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左传杜解补正

左传杜解补正

三卷。顾炎武(1613-1682)撰。顾炎武又名顾绛,字宁人,号亭林,自署蒋山佣,昆山(今属江苏)人,清初著名思想家、大学者,与王夫之、黄宗羲并称为清初三大家。顾炎武为明末诸生,性耿介绝,与同乡归庄有“归奇顾怪”之号。少时参加“复社”反权宦斗争,及清兵南下,嗣母王氏绝食殉国,遗命炎武勿事二姓。炎武遂与归庄共同起兵抗清,曾任南明鲁王兵部职方郎中。明亡,炎武十谒明陵,遍游华北,载书自随。所至辄垦田度地,纠合同道,不忘复明。又访问风俗,搜集材料,尤致力于边防与西北地理之研究。康熙时举鸿博,荐修明史,均不就。晚年卜居华阴,卒于曲沃。其学主博学有耻,敛华就贵,于国家典制、郡邑掌故、天文仪象、河漕、兵农之属均有研究。晚年益笃志六经,精研考证,开清代朴学之风。平生所著极博,除此书外,还有《九经误字》、《石经考》、《音学五书》、《吴韵补正》、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、《肇域志》、《二十一史年表》、《历代帝王宅京纪》、《昌平山水记》、《山东考古录》、《求古录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、《谲觚》、《菰中随笔》、《救文格论》、《亭林诗文集》等数十种。顾炎武反对空谈心、理、性命,提倡“经世致用”之学,认为“六经之旨与当世之务”应该结合。此书是清代第一部补正杜注之作,其卷上云:“《北史》言周乐逊著《春秋序义》,通贾、服说,发杜氏违,今杜氏单行而贾、服之书不传矣。吴之先达邵氏宝有《左觿》百五十余条,又陆粲有《左传附注》,傅氏逊本之为《辨误》(按,即《左传注解辨误》)一书,今多取之,参以鄙见,名曰《补正》。”此书之最显著特色是取证广泛且能扫除门户,兼收并录。如“室如悬罄”,取之《国语》;“肉谓之羹”,取之《尔雅》;车之有辅,取之《吕览》;田禄其子,取之《楚辞》;干亩在晋州,取之郑康成;璠为庙主,取之《说文》,石四为鼓,取之王肃《家语》注;祝其之为莱芜,取之《水经注》等等。顾氏极重汉人旧说,如庄公二十二年《传》“大司马固谏”,襄公二十九年《传》“固未可量也”,引汉服虔之说,以固为人名。顾氏不光录引前人注解成就,还旁及子史群集,博求佐证。如隐元年“庄公寤生,惊姜氏”,引汉应劭《风俗通》“儿堕地能开目视者为寤生”为说;隐五年《传》“诸侯用六”,杜注“六六三十六人”,顾氏以《东坡志林》所引《宋书·乐志》“文帝元嘉十五年,给彭城王义康舞伎三十六人,太常傅隆以为《左传》诸侯用六,杜预以为三十六人,非是。舞所以节八音,故必以八人为列,自天子至士,降杀以两。两者,减其二列尔,若如预言,至士止有四人,岂复成?”证以服虔注,再以襄十一年《传》,晋悼公纳郑女乐二八,以一八赐魏绛为佐证,明杜注之非。顾氏还注意以金石资料以证史。如宣公十六年《传》“夏,成周宣榭火”,引吕大临《考古图·敦铭》以证宣榭为宣王之庙,榭为射堂之制,云“宣王之庙制如榭,故谓之宣榭”。《四库提要》称“炎武甚重杜解,又能弥逢其阙失”,甚为中肯。现存《亭林十种》本、指海本、康熙苏州刻杜注本附后、墨海金壶本、阮元刻经解本、璜川吴氏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寓圃杂记

    十卷。明王琦(约1453年前后在世)撰。王琦字元禹,别号梦苏道人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《寓圃杂记》是记载明朝洪武年间迄正统年间朝野事迹的笔记小说。关于吴中部分的故实写的尤为详尽。然而材

  • 春秋运斗枢

    不分卷。清黄奭(详见《汉学堂丛书》)辑。该书是《春秋纬》之一,又名《春秋纬运斗枢》。孔子说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拱之。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该书推演其义,认为帝王政教当取法北斗,故曰“五帝

  • 续修曲沃县志

    ①六卷。清侯长熺修,王安恭纂。侯长熺,山东郯城人。出身拔贡,乾隆六十年(1795)来任曲沃县知县。此编修于嘉庆元年(1796),志成于翌年。《续修曲沃县志》嘉庆二年(1797)刻本。此志特点有二,其一

  • 四书近指

    二十卷。明末清初孙奇逢撰。奇逢(1585-1675)字启泰,一字钟元,直隶容城(今属河北)人。与黄宗羲、李禺并称“三大儒”,为学本于陆(九渊)、王(守仁),而兼采程朱之旨,为清初调和朱、陆学派的首倡者

  • 老学庵笔记

    十卷,续笔记二卷。南宋陆游(1125-1210)撰。陆游字务观,号放翁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陆游工诗词,长于史学,著有《剑南诗稿》、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书》、《入蜀记》等。淳熙、绍熙年间,居家读

  • 莲子居词话

    四卷。清吴衡照(生卒年未详)撰。吴衡照字夏治,号子律,浙江海宁人。嘉庆进士,官金华教授。本书为论词之作,或评词家之得失,或详版本之源流,或考词人之事实,或论词律之精粗,或论词中之方言,或摘词中之美句。

  • 庄屈合诂

    清钱澄之(1612-1693)撰。钱澄之,初名秉镫,字饮光,号田间,桐城(今安徽桐城县)人。明末清初诗人、学者。万历时诸生,弱冠时以抵阉党闻名。崇祯时以明经贡京师,屡上书言时政得失。后游吴越间,被复社

  • 两浙海塘通志

    二十卷。首一卷。清方观承撰。方观承(1698-1768),字遐谷,号问亭,又号宜田。安徽桐城人。祖登峄、父式济因《南山集》案株连,均遣戍黑龙江。雍正十一年(1733)随福彭征准噶尔,还受内阁中书。乾隆

  • 三代地理小记

    一卷。王国维撰。王国维事迹见前条。《三代地理小记》一书共有十篇文章:(1)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。据《荀子·成相篇》、《左传》襄九年、定九年传、《竹书纪年》及《水经注》、《尚书》正义引《世本》,来解释《尚

  • 武进谢氏丛书

    十七种,五十二卷。清谢兰生撰辑。谢兰生字原庵,武进(今属江苏省)人,曾任浙江临安知县。武进谢氏为江南名族,宋元以后,多有知名之士。谢兰生乃汇辑元代谢应芳、清乾嘉之际谢珍,及自己著作,编成谢氏丛书。谢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