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山县志
八卷首一卷,清张曾敏纂修。张曾敏,曾任屏山县知县。《屏山县志》乾隆四十三年(1778)刻本,共八卷首一卷。卷首凡例、姓氏、图考。正文分为:卷一,舆地。卷二,建置、赋役。卷三,学校。卷四,秩官。卷五,选举、人物。卷六至卷七,艺文。卷八,边防、木政、杂志。此志为创修本,搜采未备,记述简陋,质实而尤足徵信。尚有嘉庆五年(1800)增刻本和民国二十年(1931)铅印本。
八卷首一卷,清张曾敏纂修。张曾敏,曾任屏山县知县。《屏山县志》乾隆四十三年(1778)刻本,共八卷首一卷。卷首凡例、姓氏、图考。正文分为:卷一,舆地。卷二,建置、赋役。卷三,学校。卷四,秩官。卷五,选举、人物。卷六至卷七,艺文。卷八,边防、木政、杂志。此志为创修本,搜采未备,记述简陋,质实而尤足徵信。尚有嘉庆五年(1800)增刻本和民国二十年(1931)铅印本。
二卷。清张宪和撰。张宪和,平湖(今浙江平湖)人,官湖南辰溪县知县。他对《春秋公羊传》深有研究,著有《公羊臆》二卷、《读公羊注记疑》三卷,合刊为《张氏公羊二种》。《公羊臆》兼采汉、宋,博综众说,颇有心得
一卷。汉马融撰,清马国翰辑佚。郑玄师事马融,汉人家法,称述师说不嫌蹈袭,故郑玄《周礼注》不复别白马氏之说。但是郑玄于马氏之说有取者,有不取者。取者,如马注“立其两”:“立卿两人”;“以媺诏王”:“告王
三十二卷。明邵经邦(?-1558)撰。邵经邦,字仲德,仁和(今浙江杭县)人。正德十六年(1521)进士。官至刑部员外郎。以论劾张孚敬下狱谪戍。经邦以讲学自任,尝采古今论学语,编为《宏道录》。又删掇诸史
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
一卷。明刘宗周撰。详见《大学衍义补赞英华》条。是书以《约义》为名,论述止大学、章句、经旨、止善、格致、慎独絜矩共七条。其章句篇,首言三纲,次言知止,次言知所先后,次言所先,次言所后。“修身”一条,明解
一卷。清沈淑(详见《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》)撰。此书是他所撰《陆氏经典异文辑》诸稿中的一种,与《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》等同刻于《春秋经玩》之中。其书共一卷,不录《春秋》经传原文,只掇拾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中
十卷。清朱大韶撰。大韶字仲钧,号虞卿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嘉庆己卯举人,官江宁县教谕。著有《实事求是斋经义》、《春秋传礼证》等。《春秋》三传,经师各有授受,异议颇多。特别是三传说礼,莫衰一是,注疏之
一卷。宋陈仁玉撰。陈仁玉,字碧栖,台州仙居(今浙江仙居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仁玉进士及第,开庆年间曾任礼部郎中,浙东提刑,入直敷文阁。其著作有《菌谱》。是书前有淳祐乙巳(1245)秋九月自序一篇。正文备
一卷。也称《补辑风俗通义佚文》。清顾櫰三辑。顾櫰三生平事迹详见《补后汉书艺文志》。东汉应劭撰《风俗通义》三十一卷(一说三十二卷、三十卷),今本仅存十卷,亡佚严重。钱大昕、卢文弨等辑有《逸文》,顾櫰三亦
①五卷。明叶恒嵩修,刘濂纂。叶恒嵩,字乾中,别号中岳,浙江太平人,曾任南宫知县。刘濂,直隶南宫(今河北南宫市)人,正德进士,官云南监察御使。南宫县旧无志。嘉靖三十五年(1556)叶恒嵩任南宫知县后,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