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尚书解

尚书解

不分卷。柳荣宗撰。此书解《尚书》,并不逐字逐句进行训解,而是专解各篇大义,故名《尚书解》。本书不分卷,只是依据《尚书》的篇目次序来解,每篇论断,或一二首,或十多首不等,每一小篇(首)解释文字都各有起讫,可独立成篇。全书共有这样的解经文字一百多首(篇),其间所论,多较精细详核,又多引证经、史,考证广博,兼有汉、宋之长。只是书中亦间有不当之说,但无伤大义。本书为稿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尚书日记

    一卷。清余宏淦撰。余宏淦为江苏昆山人,诸生。此书稽考古义,颇有所获,偶尔还考订江声、孙星衍、王鸣盛、段玉裁、王引之、朱彬、冯登府等人的一些错误。比如“敬授人时”的“人”字,余宏淦认为不一定是卫包所改;

  • 户部陕西司奏案

    四卷。清钟英等辑。钟英,满洲正黄旗人,曾任河南司员外郎、山西司员外郎。是书专载光绪十二年(1886)陕西司的奏案。书中有“核覆伊黎光绪七、八两年军饷杂支等项报销折”、有“核覆甘肃关外光绪十年、十一年三

  • 选声集

    三卷。附《词韵简》一卷。清吴绮(1619-1694)撰。吴绮生平详见《岭南风物纪》(辞目)。本集共三卷,其中小令、中调、长调各一卷。所录皆五代、宋人之词,标举平仄以为式。其字旁加方框者皆可平可仄之字,

  • 复社姓氏传略

    十卷。清吴山嘉(生卒年不详)撰。山嘉字愚甫,江苏震泽(今属吴江县)人,县学生。其五世从祖吴诩与孙吴涫等为复社创举人。山嘉多方搜集:共得一千二百余人。卷首有复社事略。现有道光十一年(1831年)刊本。

  • 原道

    博爱之谓仁,行而宜之之谓义,由是而之焉之谓道,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。仁与义为定名,道与德为虚位。故道有君子小人,而德有凶有吉。老子之小仁义,非毁之也,其见者小也。坐井而观天,曰天小者,非天小也。彼以煦

  • 平乐县志

    八卷,清黄大成纂修。黄大成,字集群,江南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贡生,康熙四十八年(1709)任平乐知县。旧志修于康熙十年(1671)县令陈光龙。此志为康熙间县令黄大成踵前志而修。志成于康熙五十六年(1

  • ■仙神隐书

    四卷。明朱权(1378-1418)撰朱权是明太祖第十七子,初封于大宁,自号臞仙,世称宁献王。燕王起兵,他以兵相助,成祖即位,徙封南昌。永乐初年,削藩。遂筑精庐一处,读书鼓瑟其中,日与文士交游。博学多智

  • 洹词别本

    十七卷。附录四卷。明崔铣(1478-1541)撰。崔铣,字仲凫,一字子钟,亦字后渠,安阳(今属河南)人,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,授编修,历官国子监祭酒,礼部右侍郎。著有《文苑春秋》、《晦庵文钞续集

  • 周易纂注

    无卷数。清朱奇颖撰。朱奇颖字九愚,江苏嘉定人。顺治八年(1651)拔贡生。官至平遥县知县。此书大致依附朱子《本义》而稍许增加了自己之说。后面有附录一卷,为其子所刻墓志行状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  • 隋书

    八十五卷,魏征等撰。魏征(580-643),字玄成,巨鹿下曲阳(今河北藁城、晋县一带)人,唐初名相、著名历史学家。隋末,武阳郡丞元宝藏响应李密起兵,召魏征为典书记。魏征归李密,仍掌文翰。李密兵败,魏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