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尉缭子直解

尉缭子直解

五卷。明刘寅撰。刘寅生卒年及仕履皆不详。四库馆臣从其《三略直解》书自题前辛亥科进士,考太学进士题名,知其为洪武间人,籍贯崞县(今属山西)。张纶《林泉随笔》称太原刘寅著《六书直解》。今人余嘉锡先生考其所注书实不止六种,谓《六书直解》之“六”字,非讹传,即误记。余氏所言极是,说详《四库提要辨证》卷一。刘氏《尉缭子直解》于每篇下皆撰有小序,提纲挈领,总括全篇主旨,颇能发明其义。其注中所论也多有精审可取之处。如卷一《威战篇》“庙胜之论”注云即《孙子》所谓“未战而庙算胜者,得算多也。”(案此谓“庙胜”即《孙子》“庙算”之意,见《孙子·计篇》)。“受命之论”注云即太公立将之意。“逾垠之论”注云即太公所谓越江河、渡沟堑之义。案《太公》当即《六韬》,“立将”见《龙韬篇》,“越江河、渡沟堑”即《豹韬篇》的“乌云山兵”、“乌云泽兵”诸篇。清阮元氏评曰:“寅以兵家言注兵书,犹儒者之以经注经也。”(《研经室外集·四库未收书提要》)。阮氏也指出此书的不足之处,如卷一《天官篇》刑德之说而不用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,而用《太阴》左前刑、右背德及《兵略训》注等等。总言之,刘氏《直解》“瑕瑜不相掩”。此书刊本甚多,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藏有明成化刊本。此外,国内外多家图书馆藏有明清以来的刊、抄本,影印本。丛书《宛委别藏》、《景印明本武经七书直解》均收此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菌谱

    一卷。宋陈仁玉撰。陈仁玉,字碧栖,台州仙居(今浙江仙居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仁玉进士及第,开庆年间曾任礼部郎中,浙东提刑,入直敷文阁。其著作有《菌谱》。是书前有淳祐乙巳(1245)秋九月自序一篇。正文备

  • 求是斋杂存

    六种,八卷。清彭崧毓撰。彭崧毓字于蕃,别号江湖渔叟,江夏(今属湖北省武汉市)人。咸丰年间进士,官云南腾越知府。彭氏丛书有《求是斋初刻》收书三种,而《求是斋杂存》后出,已将初刻三种收入。六种为《缅述》一

  • 学庸真旨

    三卷。是书签题钱太史评点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真旨。卷一则题龙锡手辑,首有龙锡及吴天胤二序,则俱称为薛公宣辑。而卷二以下,别称龙锡评定。龙锡字雒文,江苏华亭(今上海松江县)人,万历进士。授职编修。薛公宣即

  • 椒生随笔

    八卷。清王之春(1842-?)撰。之春字爵棠,清泉(今湖南衡阳)人,1894年出使俄国,著《使俄草》。是编乃记之春生平耳闻目睹之事。意在正人心,原风俗,以兴平治之事。其特点是讲学则有渊源,考典则刚直原

  • 格致启蒙

    四卷 英国罗斯古等撰,美国林乐知(详见《中国关系略论》)、海盐郑昌同译。这是一本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合编书,其中包括:《化学启蒙》一卷,英国罗斯古撰,全卷共二十二节;《格物启蒙》一卷,英国都口撰,共九十

  • 管窥外篇

    二卷。元史伯璇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史伯璿字文玑,温州(今属浙江)人。博通经史,深得朱子之宗旨,终身不仕。著有《四书管窥》、《辨论诸经史天文地理古今制度名物》等书。此书成于至正二十七年(1367),为继《

  • 历代名臣奏议

    三百五十卷。明永乐十四年(1416)黄淮、杨士奇等奉敕编。黄淮(1367-1449)明浙江永嘉(今温州市)人,字宗豫,洪武进士,授中书舍人。成祖即位,召时称旨,引为顾问。永乐二年(1404),入直文渊

  • 满洲上谕八旗

    十三卷。上谕旗务议复十二卷,谕行旗务奏议十三卷。清雍正九年和硕庄亲王允禄等奉敕编,同年十二月表上之凡三集,为一书,自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以后为奉谕旨,涉于八旗政务者,曰上谕八旗,凡十三卷;其前录谕

  • 升庵新语

    四卷。明王宇(生卒年不详)编。王宇,字永启,闽县(今福建省闽侯县)人。明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,官至山东提学参议。此书完全抄撮于杨慎的丹铅诸录,而仅存其十分之一,但所择又不为精,杨慎原书俱存,此

  • 庐溪集

    五十卷。宋王庭珪(1079-1171)撰。王庭珪,字民瞻,庐陵(今江西永丰县)人。政和八年(1118)进士,调茶陵丞。与上官不合,弃官隐居庐溪。绍兴中,胡铨谪岭南时,庭珪以诗送之,有“痴儿不了公家事,